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意大利的战前准备与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埃塞俄比亚的状况埃塞俄比亚的面积是意大利 4倍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位于北非东部,扼红海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30年代国际局势日趋动荡,墨索里尼决心用武力侵吞它, 以便将意属东非殖民地连接起来,钳制欧亚航道的咽喉, 构成对英法生命线的直接威胁。 1934 年底,意大利侵占了双方有争议的瓦尔-瓦尔地区,并在埃塞俄比亚边境集结了30万军队。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与英法的不干涉政策意大利的战争目的?20世纪 30年代初期,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进行扩张,掠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同英、法抗衡。意大利为了重新分割东非与北非的殖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制定了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并加紧侵埃准备。之所以选择埃塞俄比亚, 主要基于一下几个原因: ? 首先,埃塞俄比亚位于意属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的中间, 占据埃塞俄比亚可以打通两块块意大利殖民地的联系,使意大利在东非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而且在地理上还可以将英埃苏丹和英属肯尼亚之间的联系切断,为将来占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提供便利。意大利的战争目的?再次,埃塞是意大利人心中的一个心结。 1896 年3月1日,埃塞国王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阿杜瓦战胜意军。意大利政府被迫于 10月26日同埃塞俄比亚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作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承认其作为主权国家的完全独立,并赔款 1000 万里拉。发动对埃塞的战争容易得到意大利人对于复仇的渴望,因而获得支持。? 最后,则是基于转嫁国内危机的考虑,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意大利也深陷其中。而且出于转移国内不满以及转移公众视线、提高法西斯党及他本人威望的目的,也驱使墨索里尼发动这场战争。?1934 年12月5日发生的“瓦尔瓦尔”事件,使意大利找到了发动战争的理由,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意大利于 1935 年10月3日, 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 1936 年5月5日下午 4点,占领了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埃塞俄比亚最终沦为意大利殖民地。英国、法国的纵容政策英、法绥靖政策?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 1935 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val) 签署了《意法条约》。?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 1935 年 10 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 ,美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禁止向交战国双方出售军火。 ,美国务院发表公告: 对意阿双方实行军火禁运,但不限制原料和战备物资输出。——有利于侵略者,不利于被侵略者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就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就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墨索里尼美:也采取了有利于意大利的政策。战争的爆发经过?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亚)。以东北非意军总司令 ,分北、中、南三路进攻埃塞俄比亚,其中北路军为主力。同年 11月16日由 。埃军总数约 45~50万人,但训练不足,装备落后。 5月5日,意军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9日,墨索里尼宣布将埃塞俄比亚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结果? 1936 年5月在经过一场长达 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 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被迫流亡英国。英法操纵国联对意经济制裁, 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尽力寻找能为意大利接受的方案?意大利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之后,国联不得不在 10月7日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 接着于 10月19日决定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意大利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最怕的就是封锁苏伊士运河和石油禁运。但英国根本不想封锁苏伊士运河, 让意大利军队源源不断的运到埃塞俄比亚。美国作为意大利的主要石油出口国,源源不断的给它输血。经济制裁固然也使意大利受到一些损失,但这不过是象征性的。 ,国联被迫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 ,国联决定对意大利进行财政和经济制裁。决定: 1 、禁止向意大利出售和输送武器,停止向意提供贷款; 2 、不许购买意大利商品; 3 、不得向意大利输出橡胶、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