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铜镜中的人物故事.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铜镜中的人物故事》
摘要:本文选取自藏的两面人物故事镜,与读者分享,另外此类月宫镜尚有一种平雕样式(图2),其主要纹饰大致相同,只是局部有所差别,属于同时期的产品,目前在国内藏界所见的此类铜镜中,朝韩回流的同类镜确实占据一定的比例
中国古代青铜镜,自齐家文化起,伴随着辉煌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史一路走来,绵绵不绝。
铜镜铸造的历史到了宋辽金时期,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普遍认为是铜镜发展的衰落期,这个说法显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实际上宋辽金铜镜较比前朝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和金属配比等方面虽然有较大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色,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而其中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铜镜纹饰尤为突出。
所谓人物故事镜,就是在铜镜的背面铸造以人物故事题材为主的纹饰,其题材的选择包罗万象,神话故事、儒释道、民间传说等等,如东汉时期的东王公西王母镜、神兽故事镜、唐代的真子飞霜镜、王子乔吹箫引凤镜等。本文选取自藏的两面人物故事镜,与读者分享。
.辽代唐王游月宫镜
辽代是公元907—1125年间统治中国北方契丹人的王朝,与北宋对峙,后被金灭。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契丹族人在铜镜铸造方面广泛借鉴了唐镜雄健厚重的风格和宋镜柔和俏丽的特色,并结合本土风俗习惯,形成辽代铜镜重要的特征。辽代铜镜特征明显、制式规范,在借鉴汉族文化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并由此构成有别于其他民族和文化特有的浓郁草原文化风情。
唐王游月宫的故事据史料《唐逸史》记载:唐开元年间中秋之夜,唐明皇邀请申天师及鸿都道人一同赏月。三人赏月把酒言欢之际,唐王心悦,想到月宫游历一番。于是申天师做法,方士罗公远掷手杖于月空,化作一座银桥,桥的那边一座城阙,横匾上书: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对玄宗言道:此乃月宫是也!
唐王见仙女数百,婀娜多姿,翩翩起舞于广庭之上,看得如痴如醉,默记其舞蹈之中优美的曲调,回到人间后即令主管宫廷乐舞的官员依此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仿佛天外之音的曲子,配上宫廷舞女的舞姿,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至此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月宫也因此有
“广寒宫”之称。
此镜(图1),,重达1460克,纹饰采用高浮雕和线雕相结合。
硕大的铜镜镜体犹如一轮满月,高低起伏的纹饰之间仿佛映现月中寒宫;月宫的楼阁时隐时现,
摇曳的桂树在月影中晃动着枝头;捣药的玉兔分外高兴,迎客的金蟾舒展着身躯;随风的流云,
弯曲的月桥,桥下水潭中现身的神龙跃跃欲试;驾云而来的唐王……好一派天上仙境,人间胜
景,在这里不能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独具。
此镜硕大厚重,纹饰精美细腻,应该为当时官造。另外此类月宫镜尚有一种平雕样式(图2),
其主要纹饰大致相同,只是局部有所差别,属于同时期的产品。
此类月宫镜在朝韩两国多有出现。过去有日本学者认为此镜应为高丽镜,近十几年来经过中国
学者的不断研究及各地考古报告,此类镜在我国境内的出土范围覆盖了东北地区及内蒙、河北、
山西等北方地区,其中不乏有明确的墓葬出土记录,因此确定为辽代时期的铜镜。
.金代煌丕昌天铭海泊镜
此镜(图3)的构图十分精美,水中浪花似在翻动,浪上点缀些花叶,有向上的摩羯,有张着
大嘴的怪鱼、怪兽,一条载满了人的龙船,驶于波浪滔天的海上,船头数人、船尾数人像是在
划船。镜背中间上部铸有四个近似

铜镜中的人物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