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风沙》
合作探究:
1 、什么是理学?宋明时期有哪些派别和代表人物?各自主张怎样?
2、如何客观评价宋明理学?
3、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张有何异同?
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明理学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理学在今天……
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体系,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消极影响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积 极 影 响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
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
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继承……,吸收……
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二、宋明理学
一、背景:三教合一
1、程朱理学:
2、陆王心学: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知识小结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课后练习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共同点:
内容:
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1、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带有新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 )
①受佛教、道教冲击失去正统地位 ②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 ④儒学家明确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B
2、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了促进儒学发展的措施,主要有( )
①设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②在孔子庙堂建立国学 ③尊孔子为“先圣”“宣父”④下令对五经作出权威性官方注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C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这样的社会是变相的妇女屠宰场。
二十四孝故事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本课
《治理风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