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影响,不得不降低速度,确保安全。曲线限速成为铁路实现高速化的瓶颈。曲线轨道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我国常用的铁路缓和曲线是放射螺形线缓和曲线。缓和曲线与直线相切一些学者也在曲线轨道通过的理论方面作了很多的工作。1995年,上海铁道大学的练松良等考虑了轮轨踏面形状对钢轨受力的影响,采用动态和蠕滑理论分析了轨道所受的导向力和冲角[110];鉴于过去及现在有关设计规范中最小曲线半径标准均是按满足舒适度及内外轨均磨两个约束条件确定的,即单纯地只用客货车设计行车速度与超高参数来确定,朱颖等人运用系统工程理念 (即将机车车辆与轨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高中速客车共线以及高低速客货混跑铁路的8种不同速度匹配分别用4种不同档次的最小曲线半径与2种不同档次的缓和曲线长度组合而成的动态运行平面曲线轨道的各项动力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旨在为制定最小曲线半径标准提供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支撑[111]。因为车辆通过曲线轨道时,系统包含了非线性接触刚度(轮缘力)、向心力等非线性因素,并且存在蠕滑力逐步饱和的非线性情况。对于非线性的动力系统,可能会有4种运动形态或定态解,即平衡解、周期解、准周期解和混沌。而混沌是一种复杂的振动现象,是一种貌似随机运动的非周期解,对初始条件极具敏感性。罗文俊等考虑了大蠕滑和较大横向位移,以及轮轨接触的极端情况,建立了轮对在通过曲线轨道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现代分叉理论对轮对通过曲线轨道的横向振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112]。
由以上论述可知,曲线线路车辆轨道系统的研究已经开始进入祸合分析阶
段,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单是曲线线路的研究多数是主要分析机车
车辆的动力学特性,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一般是作为激励源,而研究曲线线路
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很少。因此,对于曲线线路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相互作
用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是大势所趋。
1、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2、 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应分别按表1~表3 执行。
表1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
坚硬程度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fr>60 60≥fr>30 30≥fr>15 15≥fr>5 fr≤r<5
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
表2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完整程度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完整性指数 > ~ ~ ~ <0 15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和岩块测定波速时,应注意其代表性。
表3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坚硬岩 Ⅰ Ⅱ Ⅲ Ⅳ Ⅴ
较硬岩 Ⅱ Ⅲ Ⅳ Ⅳ Ⅴ
较软岩 Ⅲ -Ⅳ Ⅳ Ⅴ Ⅴ
软岩 Ⅳ Ⅳ Ⅴ Ⅴ Ⅴ
极软岩 Ⅴ Ⅴ Ⅴ Ⅴ Ⅴ
3 、当缺乏有关试验数据时,可按附录A 执行。
4、 时,应定为软化岩石: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特殊结构或特殊性质时,应定为特殊性岩石,如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盐渍化岩石等。
5、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 90)、较差的(RQD=50 75)、差的(RQD=25 50)和极差的(RQD<25)。
6、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
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4 执行。
表4
土的分类和鉴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