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修《大安般守意经》南老师怀瑾讲授根据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五日录音磁带记录-------------------------------------------------------------------------------- 南老师怀瑾( 以下简称南师): 我们今天聚会在一起研究完了《大安般守意经》, 安般这是古代的梵语翻音, 详细讲是安那般那, 出入息。这是释迦牟尼亲口传授的。实际上很多经典里头都包含, 内容都有放进来的, 佛教我们怎么修持的一种很实际的方法。拿现在的话讲是很科学的, 很平淡的, 很规矩的, 一步一步都告诉我们, 大家看不懂。而且后来佛学昌明了以后, 反而把这些修证做功夫之路不重视, 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好高鹜远。大家一来都想走高路子, 都想一来就马上开悟成佛。好高鹜远, 对佛法没有实际修持。现在世界上还在流传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印度也好,中国也好,几千年都在流传,都变了。中国后来就变成乱七八糟的气功, 也不懂得真正的气。印度也一样。那么, 流传到西方去呢, 把这种数息的方法用到医学上去, 所以西医治失眠, 治心理障碍, 就叫人注意自己的呼吸计数字。这个在其他经典里还很多, 讲到如何翻译的这部经典, 文字古老一点, 它意思讲得最清楚了。中国后来天台宗传到日本以后, 用这种方法的很多, 可是几乎十个人修行、一百个人修行, 没有一个成功。道理在哪里呢?道理都晓得这个法门叫作数息观, 问题也就是我们去年讲了一年, 什么叫息, 这个理解, 这个思想, 观念上搞清楚没有?现在我们这一次参与了《大安般守意经》的研究, 我现在问几个问题, 希望大家自由地答, 不要不答。我也不单独问哪一个。什么叫安那般那这个问题,请大家自由答复。(久久顾视大众,无人回答)又不讲话了,又是中国人,同西方人谈话就比较痛快,有问必答。女答:出入息。南师:大家讲话,不要一个人讲。(众齐答:出入息) 南师:好,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你自己讲出来, 你的脑子记忆就会深刻。不要不肯讲话。安那般那是梵文,刚才讲了出入息,那么安那是什么?般那是什么? 某女:安那是入息,般那是出息。南师: 大家搞清楚了没有?都清楚了吗?希望讲话。佛的教育里头有两句话“学人不开口,那是没有办法的。都晓得了,出息入息。再问第二个,什么叫做息?请大家答复。某男答:不呼不息叫息。某女答:呼吸之间停着的那一刹那叫息。南师: 一个说不呼吸叫息, 一个讲呼吸停着那一个叫做息, 那是你过去听来的, 这八个课你不在,不怪你。这次课有没有听?(学员答:有)有就好好听。某男答:自心叫息。南师:自心叫息,怎么叫自心叫息呢?进一步。男续答:不可解释。南师:不可解释,这个是佛学院的答复。(南师对某一个女学员说)你说他这个话对不对? 某女答:自心叫息? 南师:不是,你说他这个话那一个对,那一个不对? 女续答:一呼一吸叫息不对。南师:什么是对? 女续答:刚才 X 先生讲的不呼不息叫息那位又讲一呼一吸之间停顿的那也叫息,是一样的。南师:为什么是一样? 女续答: 因为不呼不吸已经包括一呼一吸之间的停顿, 这是就小范围讲的, 乃至于不用鼻孔呼吸,还会出现不呼不吸这种情况,范围比较广。南师:你简单地说,你这样越说越复杂了,什么叫息? 女续答:就是不呼不吸叫息。南师:包括那个自心叫息呢? 女续答:它这个面更大,又更深一层了。南师: 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自然呼吸静止了, 不呼不吸中间停留这个阶段。我们讲过弥勒菩萨在《瑜珈师地论》上讲叫中间息,息, 不但气止, 呼吸宁静、停止, 不是用意压下去的, 心念要完全放下,清净休息,那个叫息。认识清楚了啊!我们刚才研究了《大安般守意经》这个息, 现在我们问一下, 大家都听过课文的, 息是怎么来到?在生理跟物理世界是属于什么方面的,请大家答复。某男答: (听不清) 南师:你是答的哲学理论。还有谁? 某女答:风大来的。南师:你们怎么都不讲话!你们是来学还是来听的?是不是想学呢?唉,如果不答话, 我就请你出去哟。真的! 跟我当学生, 真教起来, 我是非常严格的, 谁都不容情, 这是出了名的。不管你什么地位, 什么年龄, 有时我就要骂人, 这种味道你们没有尝过。我在这里很客气,在这里我为什么客气, (因为我)没有把你们当真的学生看!当学生看,非常严格! 注意哟,现在我再请问大家,息,刚才问大家以生理、物理来讲属于那一个东西来的? 众答:风大来的。南师:风大!风大在佛学里头属于那一方面呢? 众答:四大,色法。南师:四大!色法。对!风大变成息,刚刚我们研究过有几种现象的分析? 某男学员:三种现象:最初是风,其次是气,
实修《大安般守意经》南怀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