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法制史的角度看中国法治进程.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法制史的角度看中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博士生导师 1. 为什么说中国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1) 没有法治传统,只有人治习惯两千多年的专制集权的统治给中国带来只有人治的习惯,并无法治的土壤。从秦帝国的恶法之治、汉代崇尚外儒内法之后就确立起的法律工具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 其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在一片没有法治传统的土壤上建设法治国家困难重重(2) 中国作为法治后发型国家, 必须向西方学习。那么有着两千多年法治浸染的西方是否一帆风顺? ①最早进入法治国家的英国,从《自由大宪章》开始, 到议会的建立, 法治传统由来已久, 但仍然出现在二战后首相丘吉尔和西蒙大法官不经程序, 而直接抓住德国战犯进行处决的主张。②在美国, 从独立宣言发表至今已历经几百年。却仍然存在种族平等问题上的争议,这依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③德国是第一个提出“法治国家”的国家,但不到 50 年就进入惨绝人寰的纳粹集权专制统治。结论:法治建设极为艰巨。(3) 法治本身又决定了法治进程的道路困难重重浅层次的原因:权力对法治有天然的排斥性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法治本身的规范性、程序性——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就要求: 1 投入巨大的社会成本 2 执政党良好的法律自觉 3 精密周全的制度设计 4 全民的对于法治的信仰然而这些都是法治建设最为困难的环节, 因而可以说——当前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法律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否意味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第二个春天?

从法制史的角度看中国法治进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