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婚姻习俗与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闪婚”现象内容摘要: 闪婚的出现是对过去家长制、男权思想、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冲击,是人们有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自由的一种表现,更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闪婚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城市化和文化变迁是关键因素。闪婚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一味否定是不明智的,要积极的加以引导, 以便趋利弊害。关键词: “闪婚”;城市化;文化变迁;恋爱观;思想观念一、 80后的“闪婚”现象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一种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其中成员主要是 80后的年轻人。所谓“闪婚”顾名思义是指闪电式结婚的简称。从其形成的过程来看, “闪婚”指的是两人在短暂的相识后,未经过一定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而确立婚姻关系的一种快速的婚姻形式。与传统的婚姻相比,它的特点在于“快”,即从认识,相爱到结婚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进行的。对于这些“闪婚族”而言,用最迅速的速度来完成从恋爱、产生爱情到结婚的漫长过程,按媒体的描述就是“3秒钟足以爱上一个人;8分钟足以谈一场恋爱, 13小时足以确定伴侣结一次婚……”,这种情感快餐的“闪婚”成为现代都市一种新兴现象,也是当前中国有走向泛化的趋势。其实,快速婚姻并不非现代社会的仅有产物,回顾我国历史的战争之婚、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等都可以看作是“闪婚”。由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现今的“闪婚”现象的内涵和以往的闪电式婚姻有着很的区别。简言之现代“闪婚”的出现是对过去家长制、男权思想、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冲击,是人们有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自由的一种表现,更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二.“闪婚”现象的利弊“闪婚”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它的蔓延和发展将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一些利与弊的影响。 ,中国的婚姻都是建立在“久经考验”基础上的,这无疑是一种传统文化。如今,都市生活紧张的节奏,生存的压力,对人们习惯的生活发出了挑战。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使时间变得更加珍贵,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在时间上做出巨大的投入,而且还要求双方做出经济投资,恋爱也要花费双方的精力。这些都增加了爱情和婚姻的“感情成本”。为了节约“感情成本”,更快地实现个人社会流动,于是青年选择了恋爱投资较少的“闪婚”。 ,爱情可以虚无缥缈,婚姻却要面对真实生活,因此“闪婚”由于其快速性从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家庭、婚姻及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1)婚姻是在爱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情感与经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它是人类繁衍的方式,以它为基础而形成的家庭是人类组成稳定社会肌体的形式。而 80后的“闪婚”却缺少婚姻形成的两个必要的条件:一个是爱情,它是婚姻之所以能成功的感情基础;另一个是两个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及双方在生活方式和心态上的相似性。缺少婚姻形成的必要条件的“闪婚”注定难以形成稳固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从而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2) “闪婚”导致离婚现象增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由于 80后的男女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社会道德观念不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得他们在对待一些现象和选择时比较容易受非理性的影响,看问题容易片面; “闪婚”的结果,一方面是导致社会责任感淡漠;另一方面是增加社会的离婚率。如果不合适就散伙, 快结快离,互不拖累。由“闪结”到“闪离”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不仅会导致德伦理的缺失殆尽,甚至会影响下一代

婚姻习俗与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