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学生为主体,让语文课堂百花怒放.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学生为主体,让语文课堂百花怒放.doc以学生为主体,让语文课堂百花怒放摘要:(1 )激发学生兴趣( 2 )把阅读的权利与感觉还给学生( 3)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4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5 )读写结合关键词:激发兴趣;和谐融洽;声情并茂;精彩纷呈;思维交锋;魅力无限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1578 ( 2015 ) 05-0170-0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 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 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激发学生兴趣,让语文课堂和谐融洽俄国伟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 " 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巧妙设置导语。精彩的导语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可以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勾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教《社戏》时我用这样的语言导入课文: 同学们, 我们的家都在农村, 这里是我们儿时的乐园, 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著名的作家鲁迅也是如,他曾说: " 我母亲的娘家在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在那里, 他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 还同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逐步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品格。那里的人、事和生活, 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以至在他四十一岁时,写下了回忆那段生活的文章――《社戏》。这段话是由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出文章, 使之感到亲切, 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动人情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得益匪浅。 借助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语文学科趣味性强,很多课文都声情并茂, 诗词被制成了歌曲, 如我在教学七律《长征》一文时, 我首先播放了以此文做成的歌曲。婉转的旋律, 铿锵的节奏把红军战士藐视困难, 乐观自信的形象刻画的一览无余。一曲听罢, 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提了起来。我又找能唱的同学唱一唱,不会唱的同学就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学生表演, 激发兴趣。受年龄特点的影响, 学生对直观的东西理解比较深刻。因此, 教学时, 可根据具体的课文, 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时让学生按角色分组表演文中故事内容,然后让全班同学评比出每个角色中演得最好的学生, 最后再让这一部分学生组成明星阵容再次表演。这些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把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通过这一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了奥楚蔑洛夫的趋炎附势,从而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也会使他们更加喜爱语文。事实再次证明,从激发学习兴趣人手,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是语文科人文特性的要求, 是学生面向未来的需要。 2. 把阅读的权利与感觉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声情并茂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生活的美?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喜悦? 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语文的快乐?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浅见。 在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让语文课堂百花怒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6-08-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