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鸣梁》与史上对日鸣梁海战
2014年韩国最卖座的影片《鸣梁》日前也被引入我国电影市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597年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期间,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以寡敌
电影《鸣梁》与史上对日鸣梁海战
2014年韩国最卖座的影片《鸣梁》日前也被引入我国电影市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597年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期间,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以寡敌众,在鸣梁海峡击败侵朝日军的故事。
随着影片的放映,明朝万历年间爆发的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中朝联军与侵朝日军殊死搏杀的那段历史,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凄风苦雨
此后,监狱里的李舜臣被放出来,接手这个烂摊子。李舜臣4年前拉起来的精锐水师,如今只剩下12条战船了,当年跟随自己身经百战的部下,大部分也丧命于漆川梁海战。李舜臣的母亲,又刚刚因为李舜臣的无辜入狱而急火攻心去世。
李舜臣接手舰队才两天,自己又得了霍乱,重病不起。在这一片凄风苦雨中,李舜臣率领这支12艘战船的孤军,一路躲避日军追击,驶向珍岛碧波津,在那里有一条狭窄水道,叫做鸣梁海峡。
决战鸣梁
鸣梁海峡西接珍岛,东凭花源半岛,最窄处只有200多米,海峡水流湍急,因为海潮通过海峡时激流会发出巨大声响,因此叫做鸣梁。
当大批日本战船蜂拥冲来时,朝鲜水师其他11条战船的指挥官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吓住,不敢前进,于是只有李舜臣一艘座舰冲向敌阵。这段情节在电影《鸣梁》中真实呈现。
不过李舜臣却坚持进攻,他的座舰在进入射程后于海峡中流处下锚,随即发射火炮。在李舜臣座舰的猛烈射击下,数量占优的日军战船一连发起几次冲锋,竟然都被李舜臣一条船给打退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李舜臣使用的是朝鲜板屋船,这种船装有十几门大炮,使用直径10厘米左右的实心铁质或铅质炮弹,对船只的破坏力很强。日军水师当时没有大炮,普遍装备的是火绳枪,射程虽然与李舜臣的大炮大致相当,但是威力差距很大,火绳枪发射的子弹只有10毫米左右,只能杀伤战船上的人员,很难重创朝鲜板屋船。日军当时主要靠火绳枪压制,然后人员爬上朝鲜战船去肉搏夺船。而李舜臣充分利用了鸣梁海峡的海流,他在海峡最窄处,以激流为屏障,日军舰船每每想靠近他的战船,都被激流冲开,而且鸣梁海峡又窄,日军一次冲上来的船只不多,结果在这场战斗中,日军战船靠近不了李舜臣,反而被李舜臣的大炮打得落花流水。
此时李舜臣的英勇奋战,让之前不敢上前迎战的其他朝鲜战船信心大增,他们随即也冲杀上来,在与日军战船混战
电影《鸣梁》与史上对日鸣梁海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