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菊,为传统花卉之一,历代咏菊之作甚多,宋?周敦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既常喻为君子,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菊,为传统花卉之一,历代咏菊之作甚多,宋?周敦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既常喻为君子,亦祝人长寿有征。自明迄今,菊花在宜兴紫砂陶器的应用有「装饰」与「器形」两途。装饰者,或贴塑或陶刻皆可入壶;引菊为器形者,如「合菊壶」、「菊瓣壶」等,属于筋纹器的主要形制。两者并采者,则如「贴花菊纹壶」,既以菊为盖,又模印贴饰菊纹。受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陶瓷形制中以莲花为代表的筋纹器形出现甚早。佛教盛行的南北朝,莲花被视为圣花,发展出多种结构,成为大量陶瓷器上的流行纹饰或造型。事实上,不论是莲花或菊花,它们都是源于大自然的植物型态,就造型而言,它们都具有对称性、韵律性,给人一种圆融、完满、稳定、生生不息的感受。这类形制在宜兴紫砂造型体系中,被归为筋纹器。而从宜陶文献来看,筋纹形的紫砂壶也在宜壶伊始的明代就出现,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正始》载:「董翰,号后溪,始造菱花式,已殚工巧。」稍后的时大彬、徐友泉等名手皆有所制,如张燕昌.《阳羡陶说》:「先府君性嗜茶,尝得时大彬小壶如菱花八角,侧有款字,随手合盖举之,能翕起全壶。」又李斗《扬州画舫录》︰「友泉有云罍、螭觯、汉瓶、僧帽、……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天鸡、篆珥诸式。」其中菱花八角、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俱为筋纹器形制。柳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大彬」款菊瓣壶,、,,质地褐中泛紫,夹粗砂,腹扁圆,呈菊瓣形,盖与底均作菊花,盖顶饰宝珠形花蕾钮。近三弯流,流下刻「大彬」两字竖行款。经耿宝昌先生主持的国家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藏品」。菊式壶虽早已见载于明代紫砂文献,但进入清初时期方有较大量的菊式壶出现,以下介绍一款合菊壶。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光芒广披全国大小窑场,但宜兴紫砂壶的形制也是官窑借鉴的参考,紫砂「合菊壶」便是清宫档案可考的宜壶形制。据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清宫造办处档案:「圆明园来帖内称,七月三十日郎中海望诗出菊花瓣式宜兴壶一件,奉指做木样交给年希尧照此款式作钧窑,将霁红、霁青釉烧造,钦此。」今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雍正窑变釉菊瓣纹茶壶」即为瓷都与陶都合作的佳例。文献所提「菊花瓣式」在宜兴壶式中谓之「合菊壶」,属筋纹器类。事实上此式早见于康熙朝,据康熙于琨《重修常州府志》载:「壶则宜兴有茶壶,澄泥为之,……并制为花尊、菊合、香盘、十锦、杯子等物,精美绝伦,四方皆争购之。」清吴梅鼎(1631-1700)《阳羡茗壶赋》亦有:「菊入手而疑芳」均是描写合菊壶式。当然,属民窑的宜兴紫砂合菊壶能获皇室青眼,只怕还是和雍正皇帝喜好菊瓣形制的器皿有关,据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说杯盘》:「菊花形之皿具始于雍正,但仅施诸小碟耳。」另清宫造办处雍正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档案:「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锡送来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呈览,奉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钦此。」由于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