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理解、积累“塌败”、“取缔”、“愧怍”等词语。
2. 学习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3. 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过程和方法目标
“我”的善良。
教师提问:
⑴老王为什么会这样善待“我”?“我”的为人怎么样?
⑵“我”的善良体现在哪些事上?哪些细节感动了你?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点拨、明确:
①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②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③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④ 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的生活;
⑤ 女儿也一样善良, 送老王大瓶鱼肝油, 治好他的夜盲症。 这种善良应该来自母亲的言传身 教。
⑶由此可以看出,老王虽然不是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卑微,作者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 在作
者的观念里, 人是生而平等的。 作者很照顾老王, 她当时的生活怎样?是否有富足的物资可 以给老王?是否有充分的能力可以照顾别人?
多媒体补充写作背景(资料来自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
1966 年 8 月)大会上革命群众愤怒地控诉我们种种罪行,并公布今后的待遇:一,不发工 资,每月发生活费若干元;二,每天上班后,身上挂牌,牌上写明身份和自己招认并经群众 审定的罪状; 三,组成劳动队, 行动听指挥, 并由“监管小组” 监管。我们俩的遭遇相仿佛。 他的专职是扫院子,我的专职是扫女厕。
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 “黑帮”、“国民党特务”、
“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
我和同伙冒雨出席棚,只愁淋成落汤鸡,不料从此成了“落水狗”,人人都可以欺凌戏侮。
明确、小结:这样的处境应该是十分艰难的。作者在当时受批斗、被人欺凌的情况下,仍能 尊重他人、照顾他人,说自己是“幸运”的,这说明她善于体会别人的苦处而淡化了自己的 愁苦。 这样的人很高尚, 她的言行散发着人性的温暖, 散发着“人道主义精神” 的光芒。(教 师板书:幸运”而善良的我)
四、局部研读,体会语言风格,理解主题
1. 提问学生:这两个人物交往的过程有许多感人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爱、照顾,这 样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文段中?
明确:第 8 至第 22 自然段。
2. 学生朗读第 8 至第 22 自然段。
3. 提问学生: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来表现老王?
明确: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4. 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体会作品朴素、 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风格。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肖像描写
提问学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 8 自然段的句子, 明确:作者将老王的 “面色” 比喻成“死灰” , 把老王的躯体比喻成“棺材里倒出来的” “僵尸”,又用夸张的手法写到“骷髅” “打上一 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 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 切同情和酸楚的心情。
⑵语言描写
比较下面这两个句子,谈谈第①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 我笑着说:“老王,这些鸡蛋都给我们?”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明确: “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
10、老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