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画 外 音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第1页/共40页
第一页,共41页。
差别在哪里?
心理投射
第2页/共40页
第二页,共41页。
态度
愿望
情绪
环境中的事物
他人
第3页/共40页
第多疑,比较吝啬、节俭,说话唠叨,处事狡猾。
第22页/共40页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嘴巴
强调嘴巴
强调说话和吃,追求感官享受,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嘴巴涂成红色强调女性特征。
没有嘴巴
不愿与人沟通,情绪低落。
露出牙齿的嘴巴
成人:思想幼稚,攻击性强,有虐待倾向。
大嘴巴
有梦想,有希望,志气很高,生命力旺盛;性格开朗,社交广泛,执行能力强,有决断力。
小嘴巴
做事小心谨慎,有求知欲,神经质,敏感,依赖心重,缺乏执行力和耐力。
第23页/共40页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树木人格图分析
分布领域
上方领域
(树冠)
被开发的意识和属于精神生活的所有内容
中间领域
(树干)
情绪、感情和感觉
下方领域
(树根)
跟本能、无意识的经验相关
第24页/共40页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第25页/共40页
第二十五页,共41页。
房、树、人的分析
根据伯斯(Robert Burns,1987)的观点,在动态房——树——人图中,房屋代表我们的生命实体,树象征着生命的能量、能量水平和能量的方向,人象征着导演也代表着自我形象。
有研究发现,对于儿童来讲,房子反映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他们与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对于结了婚的成年人而言,房子绘画则可能反映与配偶的关系。
树和人都反映了关于人格的核心部分。
第26页/共40页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在动态的图中,作画的先后顺序有不同的意义,最先画的部分对作者是最要的。
先画树
表明对作者而言,生命能量和成长最重要,作画者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那些在脑子里盘旋着“生还是死”问题的人,往往会先画树。
先画房屋
作画者对自己的身体和家庭非常关注。
先画人
对自己的关注。(如果不是画自己,表明对所画人的特别情感。)
第27页/共40页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房树人绘画分析的线索
(一)房顶
1、幻想世界的象征
2、房顶的大小反映个体在幻想世界中投入的精力以及在幻想中得到满足的程度。
第28页/共40页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房顶
大房顶
表现个体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与外界世界断绝了关系;有时精神分裂症个体会画大屋顶,并在屋顶上画出窗和门的外置,反映个体完全生活在幻想世界当中。
没有房顶
个体幻想活动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反映个体失去幻想能力。通常在智力低的个体中出现,他们缺乏必要的表象能力。对于智力正常的个体,反映畏缩的人格,或者个体十分重视现实世界有很明确的目标。
强调屋顶
反映个体努力抑制幻想的失控,这种绘画在严重精神分裂症个体中常见,在焦虑症个体中也常见。反映个体害怕释放出幻想,害怕因此导致行为失控或歪曲对现实的知觉。
第29页/共40页
第二十九页,共41页。
(二)墙
墙的描绘力度及详细程度与自我的力量有关。
破碎的墙
反映分裂的自我
加重墙的边缘
反映个体过分警惕,努力用意识去维持自我的稳定,常出现在精神崩溃的早期。
墙壁的线条十分清淡,或未曾画完
反映个体人格即将崩溃,自我的控制能力虚弱,且已经不再采取任何补偿性的防御方式。相对于加重强墙壁边缘的个体,这种个体已经接受了失败,不再作任何抵抗和挣扎,采取的是消极的防御方式。
透明的墙
出现在儿童的画中,表现他们未发展成熟的概念形成能力,因此在表现时有很大的自由。而对于成人来讲,这表现个体智力低下或者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第30页/共40页
第三十页,共41页。
(三)门
门反映个体与环境的联系。
门相对于房子显得很小
反映个体抵抗与环境的联系,在人际交往的付出与给予关系中表现 为退缩,建立社会联系的能力受到抑制,与个体的害羞、胆怯行为有关。不愿暴露自己的情感,避免由此带来的伤害。
门离房子的地平线太高
反映被试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者只愿意以自己的方式与外界接触。
第31页/共40页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门相对于房子显得很大
在临床中发现与个体过分依赖他人的性格有关
门是开着的
如果被试表示房子有人住,则表示个体渴望得到他人温暖的情感;如果房子是空的,反映个体极度脆弱,缺乏适当的自我防御。
门上有锁或把手
反映个体的防御心理十分敏感,常常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在偏执人格中常出现。
第32页/共40页
第三十二页,共41页。
(四)窗户
窗户是个体与环境关系的另一个象征。
窗户上锁:反映个体对外界的危险过分恐惧,采取过度
只画一个大大的头部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