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的抽动症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障碍,据估计有 15% 的儿童在某一阶段会出现这种问题。临床上称为“抽动障碍”, 起病于儿童与青少年, 男性发病较多。主要表现: 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不自主地、反复地、快速地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思维以及其他行为症状。无论哪种抽动障碍的形式都主要表现为两种抽动类型,即运动性抽动和发音抽动。但根据抽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类型又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与抽动—秽语综合征。对于抽动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1) 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的治疗与针对抽动症所伴有的症状的药物治疗。(2) 心理治疗对抽动障碍的儿童也相当重要。首先,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正确认识抽动障碍,避免各种加重症状的因素。其次,通过减轻心理压力,解除造成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家长与老师要鼓励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长对孩子不必过分关注,更不要批评指责。虽然对一些孩子批评后可使症状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失,但过后会出现“反跳”现象而使症状更加严重。中医认为,抽动障碍的儿童是胆气未充,神气不坚,易受惊,所以引起瞬目和肌肉抽动。合适的处方为:半夏、竹茹、枳实、僵蚕各 6 克,陈皮、钩藤各 9 克,干草 3 克、茯苓 5 克、生姜 2 片、大枣 2 枚。每日 1剂, 水煎服, 30 天为 1 疗程。在饮食方面,有学者认为食物中的调味品和人工颜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虽目前未被证实,但在选择食物时应当注意。抽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大部分患儿到少年期症状会好转,只有一小部分儿童会持续至成年。肌苷( inosine )是嘌呤类代谢的中间产物,活体内的肌苷主要来自腺苷脱氨降解, 它参与了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可用于改善代谢的辅助治疗。没有明显副作用。肌苷用于抽动症治疗的报告最早见于 1990 年天津的程炎等,他们从一例偶然的病例中发现肌苷治疗抽动有效,之后作了 11 例双盲 25 例单盲的对照研究,认为治疗有效率为 75% 。他们在解释机理时提出, 一是肌苷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二是他们观察到在大鼠中肌苷可以起到增加突触末梢多巴胺的释放,因此推测肌苷可以起到类似氟哌啶醇拮抗多巴胺受体的作用。之后国内可查到十余篇肌苷单独或合并治疗的报告。但是,我一直没有看到国外应用肌苷治疗抽动的报告。. 薏仁+ 芡实+ 淮山药+ 黑芝麻(调理脾、胃) :磨成细细粉末后,争取每日给宝宝熬一碗服用。(用量根据个人而异) ,儿子已经服用一段时间,是有一定效果的。 2. 红枣:每日服用(补气血), (用量根据个人而异,最少 3 颗以上)。 3. 牛奶: (补充维生素)最好是保鲜期只有 3 天的那种,防腐剂添加的甚少。(像蒙牛的一种奶,同事家中放了半年竟然没鼓包!可怕啊!) 4. 黄金奇异果(猕猴桃):( 排铅)超市进口区有售:每个的价位在 7-10 元左右,次水果外皮无毛,内瓤为金黄色;口味与一般猕猴桃有差异! (我儿子蛮喜欢吃的)。我曾经在吧里的一个贴子看到这样一个食疗方。试了二个月,感觉对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挺有帮助。孩子的体质明显提高了。太子参 8-10 克,加生鸡蛋一起放水煮开,把熟鸡蛋捞起剥壳后再煮。然后让孩子吃鸡蛋喝参汤。我怕太补了, 就双休日吃二天。儿童的家庭护理 1、改善家庭气氛, 消除让孩子紧张的因素, 这是尽快痊愈必不可少的条件。给孩子自主、自由、民主、轻松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多多表扬、鼓励和参与,少否定、强迫和责怪。家长拥有阳光心情,孩子的心情自会充满阳光。正确的家庭护理是提高疗效、减少疗程、避免复发的关键。 2、行为弱化治疗指导, 不要当着小儿的面跟人提及小儿的病情, 在发作时, 不要提醒或训斥孩子, 而是采取分 2 散注意力的方式: 如与小儿谈些轻松的话题或让小儿去做些感兴趣的事情, 以分散小儿的注意力。减少情绪大幅波动的机会,不玩游戏,少看动画片、恐怖影视等; 3 、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多睡。睡觉是治疗大脑神经性疾病最好的方法; 4 、加强跟感觉统合训练有关的体育活动锻炼,滑冰、跳绳、平衡木、单足站、跑步等; 5 、防止伴发多动症和抑郁症,下象棋、弹琴等都可以,多与儿童交往; 6 、及时接种疫苗,减少感冒等患病机会,防止病毒感染而诱发或者加重病情; 7、饮食上, 早饭要清爽。清淡、清香、爽口、不腻! 小米粥、大米粥、精制的小菜、鸡蛋(煮、蒸、煎均可)、牛奶小馒头、糖包。)午饭要丰富。脂肪、蛋白、主食等酸性食物,都要保证充足的量。晚饭要平和。谷物粥: 喝小米、红小豆、绿豆, 肥胖者+薏米仁。全麦、青菜、豆腐等碱性食物, 少吃或不吃肉。注意: 禁糖、饮料、“垃圾”食品,忌食辛辣、油炸食品!可以多食动物脑髓、骨髓、鲜鱼清蒸、莲子百合粥、茯苓山
抽动贴吧选摘_图文文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