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解宝灯论》讲记(九)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给大家简单讲解《定解宝灯论》 。
声
法我人我各自分,自性均是空性故。
所谓的“我”主要是依五蕴的聚合而假立的,是俱生我执的对境。证悟人无我的道理同样可以将如瓶子等粗大现法
抉择为空。 二者除了空基不同之外, 所空的道理都是相同的。若依理证加以分析,虽然将法我与人我分别开来,但是二者自性上都是空性的,都不是实有的,都是假立的。
“俱生我执”和“遍计我执”有什么区别呢?俱生我执
是生下来的时候, 就知道有个 “我”,然后去执着这个 “我”。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父母教的,也不是老师教的。遍计我
执是通过观察、分析而建立的“我” 。比如说,很多外道认为五蕴上不是五蕴,而是有个不可思议的我,他是恒常的、
独有的,世界是由他来组成的,快乐和痛苦也是由他来制造的,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遍计我执。俱生我执是烦恼的根、轮回的根。
抉择如宝瓶等这些粗大实法为空性时,与抉择人无我的道理是相同的。证得了人无我,就能证得一部分法无我。若去仔细观察,宝瓶是由它所占面积里的微尘聚合而假立的,具特殊形状、特殊功能,我们就把它称为宝瓶。若这些微尘一分开,哪里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宝瓶啊?宝瓶可以分为瓶口、瓶腹、底座三部分,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继续再分。如,瓶口可以再按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分,就变成了更多的支分。这些支分哪一部分是宝瓶?若它们和宝瓶是一体的,那么它们就都成为了一个,你去抓宝瓶口时候,就已经抓了底座;你去毁坏宝瓶口的时候,就已经毁灭了宝瓶的底座。或者是宝瓶就变成了若干个,这样它就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就不是实成法了。可见,宝瓶是一种臆造,一种假立。
法我和人我是有分别的,但一去观察,都没有找到实有的,都是空性的,都是假立的。
如是汝等已违越,现量成立教理证,
声缘未证法无我,说法仅是立宗已。
如果认为声闻缘觉完全没有证悟法无我,已经违越了教证和理证。佛在经中说声闻缘觉证悟了法无我。而且我们通过理证去分析,声闻缘觉也证悟了一部分法无我。若你们仍
然固执己见,不放弃这种不成熟、不了义的见解,是非常愚钝的行为,也仅仅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宗义而已。
佛经里有的讲声闻和缘觉没有证悟法无我,有的也讲声闻和缘觉证悟了法无我。按自宗观点,声闻缘觉证悟了一部
分法无我,但非常浅薄。比如我们说“女人无腰部” ,不是指她没有腰部,而是意指她的腰和男人的腰相比特别细,所以说“无腰部” 。声闻和缘觉不是没有证悟法无我,是因为
他们证悟的法无我太微小了,所以说“未证悟” 。佛经和大德们的一些教言中讲过,声闻缘觉所证悟的空性犹如牛足迹
里的水,佛菩萨证悟的空性犹如大海那么大。声闻和缘觉所证悟的空性犹如虫子咬食芥子后剩下的芥子壳里的空,极其微小;菩萨所证悟的空性,犹如整个虚空那样广大。佛在经典里讲的这些都没有冲突,都有密意,按自宗的观点都可以
合理地加以解释。 戊二(破许声缘圆满证悟二无我之观点)分二:一、说彼观点;二、于此遮破
己一、说彼观点:
有者观点太过分,承许三乘见道同,
证悟无有高与低,对于显宗及密宗,
一切经续诸论典,均解释为不了义。
还有一些大德高僧所持的观点特别过分,他们认为声闻缘觉破除了一切法我执,证悟了一切法无我。他们承许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三乘见道都是同一的,所证悟的智慧没
有高低之分,所证悟的空性没有区别。他们将显密经典续部中关于与自宗观点不符的都解释为是佛和大德们不了义的说法。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有这样的说法,他的很多后学者们也都这样认为。宗喀巴大师的上师任达瓦等其他一些大德高僧也承许这个观点。
佛经里有“声闻缘觉没有证悟法无我”的教言,密宗的续部里也有“声闻缘觉和菩萨的境界有高低,智慧有圆满和
不圆满的区别” 的说法,印度的很多大德们的论著里也有 “声闻缘觉没有证悟法无我”的教言。他们都把上述这些教言解释成不了义, 是佛、大德高僧们为了部分有缘众生而宣说的。
而佛经里很多关于“声闻缘觉证悟法无我”的教言,才是佛
真正了义的说法。他们就是这样解释佛的密意。 己二、于此遮破:
则于前入小乘者,获得大乘见道时,
毫无所断等过失,为理所害不可驳。
不定种性者进入大乘妙道之前,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或独觉佛的果位,已经破除了人我
《定解宝灯论》讲记(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