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抢抢救理体会
1
-
2
-
3
-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羊水栓塞护理措施
4
-
一,病因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羊水栓塞的抢抢救理体会
1
-
2
-
3
-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羊水栓塞护理措施
4
-
一,病因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
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宫颈或宫体损耗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
5
-
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
经产妇居多;
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
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
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6
-
二,病理生理
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通过堵塞肺小血管,引起过敏反应和凝血机制反常而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7
-
羊水内有形物质直接形成栓子,经肺动脉进入肺循环,堵塞小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羊水内含有大量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启动凝血过程,弥散性血管内形成的血栓堵塞肺小血管,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加重肺小血管痉挛;羊水内抗原成分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反射性地引起肺内小血管痉挛;这种变态反应在引起的肺动脉压上升时有时可起主要作用,肺动脉高压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继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8
-
羊水中胎儿有形成分为致敏原,作用于母体,引起Ⅰ型变态反应,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多在羊水栓塞后立刻显现休克(血压骤降甚至消逝),以后方有心肺功能衰竭表现;
9
-
(DIC)
妊娠时母血呈高凝状态,羊水中含大量促凝物质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在血管内产生大量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致使DIC发生;由于大量凝血物质的消耗和纤溶系统的激活,产妇血液系统由高凝状态快速转变为纤溶亢进,血液不凝固,发生严峻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
10
-
由于休克和DIC,肾急性缺血导致肾功能障碍和衰竭;
11
-
三,临床表现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很多试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多数病例在发病常常第一显现一些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担心,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
12
-
1),呼吸循环衰竭
很快显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压下降甚至消逝;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显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诊断;
13
-
2),全身出血倾向
部分羊水栓塞患者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显现DIC,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黏膜,皮肤,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但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在临床上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掌握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简洁被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14
-
3),多系统脏器损耗
本病全身脏器均受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显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患者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15
-
四,羊水栓塞护理措施
(1)分娩时勿使宫缩过强,子宫收缩过强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子宫下段内膜破裂,就宫缩时羊水由间隙进入母体;需适当赐予冷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2)人工剥膜与人工破膜,扩张宫颈和剥膜时均留意防止损耗,破膜后羊水可直接与开放的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的情形下易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人工破膜时必需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削减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的机会;
(3)正确使用缩宫素,并严密观看,防止宫缩过强,在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
(4)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看当心本病的发生,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
16
-
护理人员应准时识别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以保证抢救能分秒必争,按医嘱尽快给药并作具体记录,观看与判定疗效为准时抢救供应资料;
(1)解除肺动脉高压,订正呼吸困难,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呼吸;增加氧气的进入以爱护生理功能;;
①平滑肌解痉药物的应用,首选药物是盐酸罂粟碱30~90mg,稀释于15%~20%葡萄糖20ml内静脉缓注,或用阿托品1~2mg,每15~30min静脉注射1次,两药并用
羊水栓塞的抢救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