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太阳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类地行星与巨行星
中文名称:类地行星 英文名称:terrestrial planet 定义:体积小、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类似地球的行星。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山运动,只有深暗的玄武岩和环形山,是一片不毛之地。
火星 因为其表面布满了沙尘和岩块,沙尘主要由红色硅酸盐和赤铁矿等氧化物组成,因而呈现明显的红色,在我国古代称之为“荧惑”。火星的一些特性与地球极为相似,自转周期以及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夹角都与地球相近,所以有大致相同的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但是每个季节大约是地球上的两季那样长。火星上的大气稀薄,气压仅为500—750帕,大气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有少量的氦、氩、一氧化碳等气体,水汽含量很少,因此火星表面十分干燥。火星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太阳辐射仅是地球表面的43%,因此其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大约低30℃。又由于稀薄和干燥的大气,使其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时常发生沙尘暴,大的沙尘暴可持续数月之久,几乎覆盖整个星球。火星上也有火山口和大峡谷,其中直径600千米、高26千米的奥林匹斯火山,是太阳系里最巍峨的山。从火星探测器传回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在火星表面有许多像树枝状的地貌,人们认为这些是水冲刷的痕迹,说明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近年来的探测表明,火星有大量的地下渗水,这对生命非常重要,使得火星有可能成为继月球后,人类造访的第二个天体。 火星拥有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这两颗卫星都非常微小(直径大约20千米左右),不呈球状,而更像是两颗大号的小行星。
行星详解
木星 我国古代称为“岁星”,是九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一颗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厘米3。巨大的体积和较高的反照率使木星成为天空中仅次于金星的明亮天体。木星没有固体表面,在其浓密的大气下面是液态氢的海洋。用望远镜观察,可以看到木星上有许多不同颜色的斑纹和与赤道平行的明暗条纹,这都是木星大气中的云带,在木星快速自转(木星的一“日”仅为9小时50分)作用下,云被拉成条纹状形成的。木星表面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大红斑”,它是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于1665年发现的,长2万千米,,它其实是非常稳定的巨大气旋,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不断变化着。1979年3月,旅行者1号火箭探测器发现木星有一个环,距离木星中心约128300千米,宽约6500千米,厚30千米,由黑色碎石组成,大约7个小时绕木星旋转一周。 研究表明,木星辐射(主要是红外)的能量约为它接受太阳能量的2倍多,这表明木星自身辐射能量。一般认为木星的多余热量不可能是核反应产生的,%,而这正是恒星与行星的最本质区别。因此,有人认为木星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星,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恒星,而是处在两者之间的特殊天体。 迄今已发现木星拥有28颗卫星,其中最亮的四颗(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是伽利略首先发现的,称为伽利略卫星。这个伟大的发现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旅行者1号的探测表明,木卫一上至少有6座活火山,火山喷发的强度比地球上大得多。木卫二的表面结着冰,人们认为其下可能存在着大面积的液态水。木卫三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我们的太阳系说课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