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5
教学目标: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5
教学目标:
,而后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观点的逐层论证的写法。
“劳”、“饿”、“空乏”等词的形容词使动用法和表示结论的“故”的用法。
。
教学重点:
,疏通全文,并了解一些文言实词的使动用法和排比句式的作用。
,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体会逐层论证的写法和论点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借助课文注释,扫清字词障碍,通译全文。
,引起学生兴趣。
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疱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仰不足事母,俯不足蓄妻子,东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对此,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
”,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历史上尧舜功绩,到处游说,宣传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寄希望于封建统治发“仁心”,力图维护原始井田制度,使天下归顺,以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这反映孟子继承并发展前代政治家提出民本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有一定作用。今天看,孟子思想虽有阶级时代局限性,唯心倒退,但许多间接主张,客观上对人民有利,值得肯定。
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又一大师,推尊“亚圣”。记录他言论、活动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章,计261章,约36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加点为板书)
。
,借课文注释逐句译全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