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小城镇规划与发展初探.doc沿海小城镇规划与发展初探【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规模和数量均迅速增加, 社会功能逐渐趋于完善。近期, 在新型城镇化的引导下, 资源优势明显的沿海小城镇的发展更是迎来了较大机遇。文中主要根据沿海小城镇的特点与优势, 从区域统筹、优势利用、协同化发展、乡土文化体现等方面探讨沿海小城镇的规划思路。【关键词】沿海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协同化发展 1 、前言小城镇建设一直是国家城镇化中重要的一环, 最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中更是重点指出:“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在这种背景下,小城镇发展所面对不仅仅是机遇, 而更多的是挑战。与此同时, 规划从业者们也正积极实践如何从规划角度更好地服务于小城镇发展建设。笔者在 2013 年参与了《庄河市鞍子山乡总体规划( 2013-2030 ) 》的编制工作,在工作中发现沿海小城镇的资源条件较好,物产丰富而多样, 无论从产业基础、空间景观还是生态资源都有着独到的优势。本文想基于此规划,对沿海小城镇的规划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2 、沿海小城镇――以鞍子山乡为例本文所研究的沿海小城镇是指普遍背山面海, 且在沿海经济带上分布的沿海小城镇。庄河市鞍子山乡位于庄河市东部, 乡域面积约 295 平方公里, 规划区面积约 45 平方公里。其具体处在青堆子湾湾底,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北黄海区域典型的农业型乡镇,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双重推动作用下, 庄河市政府要求鞍子山乡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以带动庄河市沿海区域小城镇建设。鞍子山乡有着代表性的沿海小城镇特点, 以其为例做为研究沿海小城镇规划思路,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复制性。 3 、沿海小城镇的优势 1 )经济较好,产业基础强势沿海小城镇因为有海洋、平原、山地的优厚自然条件, 往往产业形势较为丰富,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鞍子山乡产业基础较好,耕地面积约为 14 万亩,占庄河市耕地总量的 17% ,是庄河的“三大粮仓”之一;由于青堆子湾良好的养殖环境,鞍子山乡年产海蜇、海参养殖业发达,同时也已经有一定的海产品加工、物流等企业进驻。 2 )依湾发展,空间成组分布海湾是海岸线重要自然资源,海湾奠定了沿海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因此同海湾小城镇共享海湾资源,形成一个整体。鞍子山乡处在青堆子湾的湾底, 同在清堆子湾的主要乡镇还有青堆子镇和栗子房镇,分别在其两侧。 3 个乡镇由丹大高速、 201 国道及滨海路连接,围绕青堆子湾形成一体。 3 )山海格局,生态资源丰富沿海小城镇一般均有“山-田-海”的空间格局, 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利用优势可以带来多样的生态旅游体验。鞍子山乡是明显的山海格局, 其北部为山区, 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水库; 中部为平原, 其大面积的盐碱地是水稻种植的理想地点; 南部大量的湿地也给鞍子山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景观和水产养殖基础。 4 、沿海小城镇规划初探沿海小城镇的优势明显, 但是如何利用是一项挑战。因为沿海小城镇沿海岸线带状分布, 每个小城镇的情况都比较相似, 那么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呢?依然需要从对比优势出发, 而这个对比优势不是相对所有小城镇的优势,而是相对于周边的小城镇优势。 1 )明确自身
沿海小城镇规划与发展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