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东塍中学 张哲学
教学目的:
。学画梅兰竹菊。初步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教学重难点:理解梅兰竹菊的特点,学画梅兰竹菊。
教学设计: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东塍中学 张哲学
教学目的:
。学画梅兰竹菊。初步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教学重难点:理解梅兰竹菊的特点,学画梅兰竹菊。
教学设计:
导入:梅兰竹菊图片欣赏
教学展开:
1、四君子由来:
(1)“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2)、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3)、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象征和隐喻。
2、分说梅、兰、竹、菊:
(1)、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单独开”的孤傲。它不屑和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单独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满树繁花,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妙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分开清幽净土,,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3)、竹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画家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画家超群脱俗 .
(4)、,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3、欣赏梅兰竹菊图片
4、梅兰竹菊诗词欣赏
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假设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幽兰在山谷,,求着遍山隅。——陈毅《幽兰》.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
梅兰竹菊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