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宣纸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宣纸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我的老家——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历史上曾是个与安徽泾县齐名的宣纸之乡。
早在 380多年前,姑田就生产宣纸了。据史料记载: 1629年,姑田元甲村的蒋少林到邵武禾坪乡向当地人参观宣纸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宣纸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我的老家——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历史上曾是个与安徽泾县齐名的宣纸之乡。
早在 380多年前,姑田就生产宣纸了。据史料记载: 1629年,姑田元甲村的蒋少林到邵武禾坪乡向当地人学习造纸技术回乡后,利用本地的毛竹青丝,多次改进工艺,试制成功了宣纸。
姑田宣纸曾经历过一段辉煌,在清末及民国初年的鼎盛时期,全镇经营纸庄的商号就有50多家,姑田因此也有了“金姑田”的美誉。生产的宣纸,除了出口外,还被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选为官府文书用纸,并且被地方官员进贡京城作御用之纸。清朝末代皇太子《四书》、《五经》和溥仪皇帝的《膳房清册》,就是用姑田宣纸印制的。现在的姑田宣纸,仍然是南京档案馆保存和修复史料的主要用纸,也是当代传统书画届的首选用纸。
由于市场及手工技术的传承等诸多原因,姑田宣纸产业早已失却了昔日的辉煌。如今,传统的宣纸手工技艺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节假日期间,一些外地游人会慕名前来参观。龙岩市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提出了要将宣纸手工生产的工艺流程纳入生态文化旅游观光项目,推向旅游市场的建议。相信传统的宣纸工艺,将会成为人们旅游休闲新去处。
简陋的车间和传统的造纸设备,让人仿佛走进古老的时代。
古老的水碓,它是用来粉碎造纸原料的。
猜得到这是干什么吗?是宣纸原料的天然漂白,工人把原料往墙上贴,让其风吹日晒。
也可把造纸原料——竹丝摊在地上暴晒。
手工捞纸技艺让前来游玩的孩子们领略了古代造纸术的风采,在这里大长见识了。
姑田宣纸厂厂长邓金坤在向游人们介绍宣纸原料加工工艺。
见识烘纸工序,这可是一项细致活呢,稍不小心纸张就会被撕破的。近年来北京和省城等不少领导或嘉宾都来过姑田参观宣纸传统造纸工艺并留下题词。
参观宣纸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