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目送自己?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旅途,长到无法衡量。你目送着从前的那个青涩的孩子渐渐地远离你,一点点,一点点走进柔软浅淡的光里。你凝视着眼前的那个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向遥远的将来,将来是一片漆黑还是无限光亮,你无从得知。敬爱的你,站在生命的中点,目送着从前的,新的自己渐行渐远。时间一点点苍老,背影-----清楚,模糊,变淡变浅,终究还是不见了。目送着一个个和你有交集的人在稍作停留后又远去,却毋庸置疑的带给你暖和与美妙,他们用背影告知你:不用追。站在旅途的中点站,你向左看,向右看,不断地目送着形形色色的人离开,也目送着自己越走越远。
散文集《目送》读后感700字3
放下龙应台的《目送》,抬头看一眼挂钟,一个小时又过去了,蓝色天空的色调愈发明丽,但又飘上了几朵红云,街上的车多了,一片红色的车灯在闪耀——已是黄昏了。
我不得不感叹时间飞逝,我刚坐到书桌前到放下书仿佛只是一挤眼。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目送》中的一句话:因为无法打开,看不见沙漏里的沙还有多少,也听不见沙漏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的是,那沙漏在不停地漏,不停地漏。我仿佛望见了那个镶着金边的时间沙漏,但看不见沙漏中还剩多少,漏了多少,只望见沙漏两头的中间有紫色的漏沙在流淌。
翻看着从小到大的照片,从黑白的,照片都发黄了的外公外婆的年头,到色调艳丽的现在;从满头黑发的长辈与刚诞生的我,到年过七旬的外公外婆与充溢活力的青少年时期的我,我又一次感叹时间的无情。
时间会不会停留?时间当然不会。
那次外出旅行。在国外度过了十几天没有外公外婆的生活,现在回了家,自然最想望见他们。回到家,为我们开门的是外公,将我们的箱子拎进屋的也是他。我走进屋,看看这个可爱温馨的家。外婆抓紧端出了热气腾腾的米饭,好久没吃到它了,那香味真是深化骨髓。饭桌上放着为我们打算的菜肴。坐下来,将一口家乡风味的菜送进嘴里,整个口腔便马上充溢了温馨。这饭菜的味道没变,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味道;电视机里和平常一样,正播放着新闻,没变。只是坐在电视机前的外公,变了。他的声音变得略有嘶哑,背也稍稍有些弯了,再略微弯下腰,好像就要与我一般高了。
我曾在多少个夜晚偷偷哭泣,我是那么胆怯 失去那些爱我和我爱的亲人,胆怯 我还没打算好,他们就离我而去,并用他们的背影告知我:不必追。
转瞬间,十几年岁月犹如抓在手中的细沙,无声无息地流失。然而,沙子流了,可以再抓一把;花儿凋零,明年会再开;但是印象中那个能把我放在肩头的外公,却随着时间,一同流走了......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影......”
散文集《目送》读后感700字4
这是一个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间的洪流中慢慢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渐渐地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
翻开《目送》,一本记录龙应台生活点滴的散文。她用美丽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受的种种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性温顺的守候;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伤感和彷徨。她用最细腻松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动人心弦的种种感悟。读起来,连呼吸也充溢了与之共鸣的渴望。
第7
散文集《目送》读后感7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