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宗教概论.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宗教概论导论——宗教与邪教一、宗教与现代化二、宗教与和谐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马列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宗教问题的过程。马列主义宗教观是工人阶级政党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认识,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表明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的总和。(一)科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观马列主义宗教观是工人阶级政党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认识,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表明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的总和。科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观,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观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简单地将其归结为“鸦片论”是错误的;二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观的基本思想不能否定,但又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僵化态度。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含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和如何正确解决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政策两部。1、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作用以及宗教形成发展直至最后消亡的规律。2、基本政策涉及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原则。3、对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不能否定,但又不能采取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态度。(二)马列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程马列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它是马列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国情及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宗教问题逐步正确结合的产物。1、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对群众反神权和鬼神迷信的斗争要加以引导,使之服从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对宗教徒要作具体的阶级分析。保证民众宗教信仰自由,特别要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共产党人可以同宗教界建立政治上的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作为他们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的特点。持和扩大对宗教界的统一战线,特别要团结少数民族宗教上层人物。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还将长期存在,宗教要有益于社会。正确对待人们的宗教信仰,信教的和不信教的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宗教问题领域,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邓小平理论中的宗教观明确指出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全面阐述了宗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然长期存在的根源。我国宗教的状况己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己经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处理好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己经成为宗教工作的主题。要善于体察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全面完整地表述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涵义。处理好宗教问题主要反对“左”的倾向,又要防止和克服放任自流的倾向。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切宗教问题及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的目标上来。(,1995 53-73)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教观民族宗教无小事,全党要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有世界眼光。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突出表现为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科学分析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强调要充分调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尊重人权的表现,要保持这一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同宗教界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处理好宗教领域中的矛盾,要坚持“四个维护”原则。在坚持扩大开放的前提下,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马列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主要标志。“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论断之所以是马列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主要标志,就在于这一思想从根本上找到了一条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解决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关系的正确道路。1)“相适应”论断的形成2)“相适应”论断的根据、涵义和基础3)“相适应”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主体是党政领导干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仅作为一个理论命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解决执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时理论上的进一步升华,而且也成为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宗教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lap
  • 文件大小507 KB
  • 时间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