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20
word
企 业 标 准
Q/JYM 2008—2016
其他要求、相关方要求、国际形势与趋势、排放量、环境影响的X围与程度。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环境监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收集公司或同行业3年内环境方面的事故事件通报;
当前污染物排放情况;周边居民与相关方的抱怨与要求等。
,充分辨识各区域存在的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并填写 “环境危害因素普查表〞〔见附件〕。
:依环境因素普查的结果,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环保监测标准,开展〔委托第三方〕监测活动,判断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
,各部门应与时填写《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填报表》,填写项目说明如下:
1〕区域:危害因素存在的区域名称。如某办公区域、某检修现场、食堂、升压站、污水处理厂、试验室、监测现场、化学品仓库等。
2〕活动/产品/服务:发电运行、设备检修与日常办公活动等,主要填写某运行、检修的名称,如什么设备检修、某某试验、监测、巡视、应急、某设备操作、日常办公等活动;
3〕环境危害因素描述:简述环境危害是怎么导致环境影响的过程;
word
word
- 5 - / 20
word
a〕污染物来源:主要简述污染物是怎么产生的,过去是否发生过环保事故。
b〕排放类别:以什么方式排放,类别包括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噪声排放、固废物排放、粉尘排放、废旧设备物品废弃、热、电磁辐射、资源消耗〔电能消耗、能源消耗〕垃圾排放等。如煤锅炉燃烧后二氧化硫排放、废气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化学品排放、油品泄露、化学品泄露、地层下陷以与其它环境因素。
4)可能的环境影响后果:环境危害因素与环境影响是因果关系,主要填写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臭氧层破坏、资源消耗、有害固废物、有毒品泄露、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爆炸、地层下陷、放射性与其它等。
5〕环境影响X围:环境影响的区域名称,如全球影响、大X围受影响、周边受影响、员工受影响、办公区受影响、生活区、检修现场受影响、操作现场受影响、存放区域、升压站受影响等。
6〕排放去向:指环境危害因素排放的方法,填写如经脱硫或脱硝系统处理后排放到大气层、水体、土壤、周边河流、垃圾池、工作区域、定点放置、定点分类回收、下水道、污水处理站、供给商回收等。
7〕排放量:指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数量。
a〕少于5升的有害品泄露后自己去除干净〔对现场景观有轻度影响〕为“少量〞或填写每月〔年〕产生的数量kg。对周边环境有影响,引起周边居民抱怨,监测微超标,大X围环境受影响,监测未达标填写“监测超标〞“在线监测持续达标排放〞等。
b〕资源消耗可表述每月〔年〕消耗多少kg或“持续符合某能耗标准要求〞等。
8〕环境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所表现的时态:
现在:当前正在发生的环境问题;
过去:以往曾经发生过的环境问题,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将来:今后可能会发生或趋势,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9〕环境因素在生产活动或过程中所处的状态:
正常:如生产连续正常运行与日常工作活动等;
异常:设备启动、停运,停机检修等;
紧急:突发事故、事件,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自然灾害等。
10〕现有控制措施:针对环境危害因素〔条件〕已采取过的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现场已执行的要求、使用过的安全器具和个人防护、安全标识、应急措施等。
11〕建议控制措施:为控制风险或降低环境风险,需增加或补充的有效措施。措施必须具体、可操作性强。如果评价为A级〔重要环境因素〕、B级〔一般环境因素〕,必须填写建议控制措施。C级〔轻微环境因素〕可以不填写建议措施栏目。
,按照生产工艺或操作流程进展,找出产生环境因素的根源,防止或防止遗漏。
确定环境风险级别
word
word
- 6 - / 20
word
《环境影响评分基准》对两组评价因子分别记分:
a)第一组因子包括:发生的频率、影响X围、影响程度,分值为三个因子的乘积;
第一组评价因子与评分标准〔m1×m2×m3 = m〕
发生的频率m1分值
影响X围m2分值
影响程度m3分值
已经发生〔经常发生,每日不低于1次〕 5
全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实用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