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最终被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接受了后续治疗。
在李娜看来,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作为专业的疫情守门人,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和马虎,而战疫之路任重又道远。
发热门诊的大姐-吴丽华
吴丽华副主任护师今年54岁了,在疫情发生后,作为在感染科工作了20多年的老护士,她毫不犹豫地取消休假,调整好状态投入到战役工作中。从1月21日起在工作最繁忙、最高危的发热门诊工作,一直坚守着。为了使新组建的发热门诊护理队伍人员能按工作要求上岗,她运用自身丰富的护理经验,手把手耐心地给予指导她们做好相关的防护知识和采样技能。
她每天耐心地接诊患者,除了完成核酸采样,还会贴心地安抚患者的情绪,和谐友善的对待每一位患者。为了确保疑似患者不漏诊,她每日主动加班加点,多次核验患者资料和样本。她说:我是一名感染科老护士,一定要把好发热门诊这道重要关口!
感染病区的贴心小姐姐-丁玲
丁玲是感染科的护理负责人,面对疫情的来临,她带领感染科护理团队迎难而上。忙碌起来的那段日子,丁玲甚至直接把行李箱都搬到了办公室,每天都驻守在医院。
疫情发生伊始,她便与科室的医生团队一起沟通交流,迅速制定了改善隔离病区的布局结构的策划、优化隔离病区各项工作流程、强化内部员工防护技能培训、完善各项防护物资的准备工作。从而保障了新冠疑似患者的顺利收治。
在病房里,她像是个战士,每天穿上隔离衣,进入隔离病房完成查房、询问病史、做护理治疗。当科室收治了高危疑似患者时,她更是第一个冲到最前面,担起护理工作的重任。
在同事眼里,丁玲就像是个大家长,从工作的防控到细致到洗漱等生活上的问题,她都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她也像个知心的大姐姐,会坐下来搭着你的肩,与你说着贴心话,帮助你打败情绪小怪兽。
她常对她的护理团队说:除了日常护理工作以外,大家更重要的是要用 爱心、耐心、细心 帮助患者克服诊疗期间的心理恐慌。
90后的逆风天使-神经外科 徐悦玲
徐悦玲是一名神经外科护士,在抗疫初期抽调到感染科支援。当被通知去感染科支援的那一刻,这名90后的内心是雀跃的、是激动不已的。她说,除夕夜在电视新闻上看到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逆行去武汉支援的画面,她就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也热血沸腾。她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一样成为逆风而行的一员。如今她如愿以偿,到最前线去与病毒作战,保护别人。
活泼开朗的徐悦玲一边用自己的护理专业保护患者,一边用贴心的聊天术宽慰着患者。一位50多岁的阿叔因为发烧入住感染科进行隔离。一见人就急着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徐悦玲耐心给他解释:阿叔,您现在还发烧,一般情况等烧退了三天后,两次病毒检查是阴性,抽血检查及肺部情况好转,医生才允许您出院哦。大叔听了之后,难过的说:那得好几天喽,也不知道后面几天她能不能照顾好自己。这时徐悦玲继续聆听大叔的担忧。原来大叔担心老伴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自理成问题。
在徐悦玲的开解下,大叔跟她好像成了老朋友似的,一边吐槽老伴平时不会照顾自己的例子,一边露出幸福的笑脸。还不时地叮嘱她要好好保护自己,注意身体。
医护人员的保护神-易婷
对很多人来说,院感办、感控人是十分陌生的名词。其实,院感办是一个监管着医院各科室感染管理、督导职业防护、管控感染环节、制定标准预防、督查隔离技术等多项内容的重要职能部门,感控人要提供专业的院感防控指导,可谓是医
抗疫白衣天使的事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