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之首曰【昔隹】(qu è) 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 其状如韭而青华(hu ā), 其名曰祝馀, 食之不饥。有木焉, 其状如榖(gǔ) 而黑理, 其华(hu ā) 四照, 其名曰迷榖(gǔ), 佩之不迷。有兽焉, 其状如禺(yú) 而白耳, 伏行人走, 其名曰狌(x ī ng) 狌(xing) ,食之善走。丽【上鹿下旨】(jǐ) 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jiǎ) 疾。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yǎ n) 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又东三百八十里, 曰即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 水多怪鱼, 多白玉, 多蝮虫(hu ǐ), 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又东三百七十里, 曰杻(ni ǔ) 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有兽焉, 其状如马而白首, 其文如虎而赤尾, 其音如谣, 其名曰鹿蜀, 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 其状如龟而鸟首虺(hu ǐ)尾, 其名曰旋龟, 其音如判木, 佩之不聋, 可以为(wé i)底(dǐ)。又东三百里,曰柢(dǐ) 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xié) 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lù) ,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又东四百里, 曰亶(ch á n)爰(yu á n) 之山, 多水, 无草、木, 不可以上。有兽焉, 其状如貍(lí) 而有髦(m á o) ,其名曰类,自为(wé i)牝(pì n)牡(m ǔ) ,食者不妒。又东三百里, 曰基山, 其阳多玉, 其阴多怪木。有兽焉, 其状如羊, 九尾四耳, 其目在背,其名曰猼(bó)訑(yí) ,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 其名曰【敝去攵+鳥】(bi ē) 【付+鳥】(fū) ,食之无卧。又东三百里, 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 其阴多青雘(wò)。有兽焉, 其状如狐而九尾, 其音如婴儿, 能食人, 食者不蛊(gǔ)。有鸟焉, 其状如鸠, 其音若呵(hē), 名曰灌(gu à n) 灌(gu à n) ,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rú) ,其状如鱼而人面, 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jī) 尾之山,其尾踆(dū n) 于东海,多沙、石。汸(fā ng) 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yù) ,其中多白玉。凡【昔隹】(qu è) 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jī) 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yì) ,糈(xǔ) 用稌(tú) 米,一璧, 稻米,白菅(jiā n)为(wé i) 席。南次二山之首,曰柜(jǔ) 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囟比】(pí) ,东望长(ch á ng) 右。英水出焉, 西南流注于赤水, 其中多白玉, 多丹粟(sù)。有兽焉, 其状如豚(tú n), 有距, 其音如狗吠(fè i) ,其名曰貍(lí) 力,见(xià n) 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ch ī) 而人手,其音如痺(bē i) ,其名曰鴸(zh ū) ,其名自号(há o) 也,见(xià n) 则其县多放士。东南四百五十里, 曰长(ch á ng) 右之山, 无草、木, 多水。有兽焉, 其状如禺(yú) 而四耳,其名长(ch á ng) 右,其音如吟,见(xià n) 则其郡县大水。又东三百四十里, 曰尧光之山, 其阳多玉, 其阴多金。有兽焉, 其状如人而彘(zh ì)鬣(liè), 穴居而冬蛰(zh é), 其名曰猾褢(hu á i), 其音如斫(zhu ó)木,见(xià n) 则县有大繇(yáo)。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hu ǐ)。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qú)父(fǔ) 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又东四百里,曰句(gō u) 馀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又东五百里, 曰浮玉之山, 北望具区(qū), 东望诸【囟比】(pí)。有兽焉, 其状如虎而牛尾, 其音如吠(fè i)犬, 其名曰彘(zh ì), 是食人。苕(tiá o) 水出于其阴, 北流注于具区(q ū) 。其中多鮆(jì) 鱼。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wò)。【门里面一个豕字】(sh ǐ) 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又东五百里,曰会(ku à i)稽(jī) 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fū) 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jú)。又东五百里, 曰夷山, 无草、木, 多沙、石。湨(jú) 水出焉, 而南流注于列涂。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又东四百里, 曰洵(xú n)山, 其阳多金, 其阴多玉。有兽焉,
注音版《山海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