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那么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精品文档请下载)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突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详细(精品文档请下载)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构造分析(对文:构造相似的上下两句,一样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一样或相反(精品文档请下载)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方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方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方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方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精品文档请下载)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表达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表达(精品文档请下载)
到这里假设文章完毕,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打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精品文档请下载)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表达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场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自我(精品文档请下载)
(2)“物和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久的,但人为何也说永久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到达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久
(精品文档请下载)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开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精品文档请下载)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精品文档请下载)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
苏轼《赤壁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