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秭归实习报告 (2).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绪论
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与紫红色薄层泥岩互层;
莲沱组二段(Nh1l2):
九层: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中砂岩,底部含砾石;
十层:紫红色中薄层细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南沱组(Nh2n):在实习区主要出露在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主要是灰绿色冰渍砾岩。
震旦系(Z)
震旦系包括上统灯影组(Z2dn)和下统陡山沱组(Z1d),其中陡山沱组分为四段,灯影组分为三段。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在九曲脑主要出露在从九曲脑到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
陡山沱组(Z2d):
区内南沱组和陡山坨组为断层接触关系。为正断层,断面向西倾,西盘有牵引褶皱。陡山沱组可分为四段。在实习区主要分布在九曲脑到加水站附近,其中由于震旦系被挤压过,因此在可以看见有褶皱,其中在陡山沱一段和二段的分界处有断层,在陡山坨二段有倒转褶皱,其中
陡山沱一段(Z1d1):为灰白色厚层盖帽白云岩
陡山沱二段(Z1d2):深灰色-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炭质泥岩,有围棋子状结核。
陡山沱三段(Z1d3):灰白色厚层夹中厚层状白云岩
陡山沱四段(Z1d4):炭质泥岩夹硅质灰岩透镜体
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两黑,两厚夹两薄
灯影组(Z2dn):实习区内灯影组分为三段。
灯影一段(Z2d1):灰白色厚层白云岩。
灯影二段(Z2d2):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
灯影三段(Z2d3):中厚层灰白色白云岩。
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一黑,两厚夹一薄。
下古生界
1,寒武系(∈)
在实习区寒武系主要出露在从横墩岩到九涴溪,分为三个统。下统包括岩家河组(∈1s)、水井沱组(∈1s)。石牌组(∈1sp)、天河板组(∈1t)、石龙洞组(∈1sl),中统包括覃家庙组(∈2q),上统包括三游洞组(∈3sy)。
下统(∈1):主要分布在从横墩岩隧道到棕岩头隧道东出口,下统分为五个组.,
岩家河组(∈1y):在横墩岩处出露,为灰黑色中薄层含炭泥灰岩、含炭质页岩。
在岩家河和水井沱组的分界处有地堑构造发育。
水井沱组(∈1s):在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前行约200米处出露,为黑色含炭质泥页岩夹黑色灰岩透镜体。
石牌组(∈1sp):出露在334省道85公里界牌西行500米公路旁废弃采石场处,是灰绿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上有碳酸盐。石牌组总体特征为两碎屑岩夹一层灰岩,上层为灰岩和砂岩互层,中层为灰岩和炭质页岩互层,下层为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透镜体。
天河板组(∈1t):出露在334省道88公里界牌西行50米,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有介形石,风暴石,核形石等化石。主要为生物碎屑岩,条带状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核形灰岩,礁灰岩等。其中风暴石可能是海底动荡环境形成的。
石龙洞组(∈1sl):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在石龙洞组有溶洞等。
中统(∈2):
覃家庙组(∈2q):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夹泥质粉砂岩。其中在九涴溪大桥附近有一横卧褶皱(图2-3)。
上统(∈3)
三游洞组(∈3sy):出露在抬上坪隧道系出口200米堆煤场,为厚层白云质灰岩。
2,奥陶系
区内奥陶系由中、下奥陶系组成,其中中—上统由五峰组(O3s)与宝塔组(O2—3s)组成,下统由牯牛潭组(O1g)、红花园组(O1h)和桐梓组(O1t)组成。其中在路口子只看见牯牛潭组(O1g)。
牯牛潭组(O1g):出露在334省道鲤鱼潭隧道西出口路口子,中薄层灰色-紫色的泥质灰岩、生物碎屑岩,瘤状灰岩,网格状构造,含宝塔状角石。
3,志留系
志留系分为三个统,下统包括龙马溪组(S1l)、罗惹坪组(S1lr),中统包括纱帽组(S2s),志留系上统缺失。主要分布在从路口子到链子崖。
下统(S1):
龙马溪组(S1l):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罗惹坪组(S1lr):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中统
纱帽组(S2s):红色砂岩。
三,上古生界
区内上古生界出露较全,除部分时代的地层缺失外,各系地层均有出露,主要分布于西部兵书宝剑峡至牛肝马肺峡一线,总体展布近南北方向。分为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泥盆系中下统缺失,石炭系全部缺失。
泥盆系(D):
中统:
云台观组:后层状含砾石英砂岩。
二叠系(P):分布在链子崖。
栖霞组(P2S):中厚层结晶灰岩。
茅口组(P2m):含燧石条带灰岩。
四,新生界
区内新生界仅为第四系组成,基本未见第三系出露。第四系则为全新统松散河流沙砾石及粘土

秭归实习报告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118 KB
  • 时间2022-01-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