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吴熙载绘画的师承渊源.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吴熙载绘画的师承渊源.docx吴熙载绘画的师承渊源
吴熙载( 1799— 1870),原名廷飏,字熙载,初以字行,后因避同治皇帝讳,更字让之,攘之,号让之、让翁、攘翁、晚学生等。江苏仪征人。诸生,曾做过短期幕宾。吴熙载是晚清著名的艺术家,书、画、印而桂丈、眉翁皆为古人,抚念今昔,为之慨然。道光戊子十月朔,检付装池,因纪始末。
由上述跋语可知,包世臣在其三十岁(甲子, 1804 年)时,结识张
赐宁(桂岩),并受山水笔法于张,写丘壑 “聊以自娱 ”。四十二岁时(丙子, 1816 年) “滞迹吴门 ”,与胡眉峰合写山水长卷,颇得沈石田笔意,但“不工屋宇 ”。五十四岁(道光戊子年, 1828 年)时从吴门李氏处借得沈石田《吴山胜揽图》临摹一过, “阅三月始得毕事 ”。
叶铭《广印人传》中亦记包世臣 “道光二十三年( 1843)尝作山水图,载《艺林月刊》 ”。
由此可见,包世臣于繪事能画山水,但恐怕致力未深(最起码不如在书法上投入),其作品,笔者亦未能寓目。
吴熙载为包氏的入室弟子,是包氏一门的佼佼者。 《清史稿》上说 “熙
载学书恪守师法,篆、分功力越其师,复纵笔作画 ”,并未提及吴氏曾学
画于包氏。从师生二人平时的交流来看,亦多探讨金石、书法的问题,尚
未发现有关于绘事方面的直接交流。但吴青年受学于包,在师生交往的过
程中,吴熙载受包的影响学习张赐宁的山水画是极有可能的。
二、郑箕、王素的影响
除了包世臣外,当时扬州的两位画家郑箕( 1809 —1879 )、王素
(1794 —1877)对吴熙载的绘画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于郑箕是吴熙载绘画老师的说法,持此论者的学人有韩天衡、刘
江、吴颐人及杨苍舒。他们在著述中都认为吴熙载晚年拜师于郑箕。其中以韩天衡先生的说法最为详细,原文如下:
记得孩提时,从郑竹友先生习艺。郑先生是咸、同时郑箕(芹甫)的
后人。他告诉我,吴熙载晚年由书、印而习绘画,故号 “晚学居士 ”,他的
业师即是小其十岁的郑芹甫。时王小梅、吴让之、郑芹甫在扬州菩提寺内拥有一间共用的画室。王、吴先逝,待郑箕殁,即由家人取回了整个画室中物。故吴让之置于画室中的自刻自用印,也归了郑家。
除了转述郑箕后人的话之外,韩天衡先生还在文中了他与吴熙载后人
郑竹友先生交换所得的吴熙载刻四面方竹印一枚,其上分别刻有 “让之 ”“方竹丈人 ”“晚学居士 ”“师慎轩 ”四印。吴熙载曾在咸丰五年( 1855 )为郑氏刻有一枚 “郑箕 ”“芹甫 ”双面印,吴氏在边款中称 “为芹甫大兄刻 ”,吴长郑十多岁,敬称郑为 “大兄 ”。可见,由 “大兄 ”的称谓来看,郑之于吴只是关系较好的朋辈,尚不能说是韩文中所谓的 “业师 ”。
关于郑箕的绘事,汪鋆( 1816—?)在《扬州画苑录》中有记载:
郑箕 本儒家子,不知何以习绘事。自谓得张桂岩先生所传,所作
荷柳绰有遗意,他作未能称是。
董玉书( 1869— 1952)在《芜城怀旧录》中亦有记载:
郑箕,字芹甫,住准提庵。专绘花卉,有十三峰笔意。
由上述两则材

吴熙载绘画的师承渊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温柔的兰花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