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神煞(胡京国原著,黄延军整理)
易学是根据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而进行测算的学问,本来与鬼神无缘。当它与信仰和宗教结合,被宗教利用后,就附上了鬼神的外衣,变成了制约人们精神世界的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又当它与个人价值和社会势利价值结合,被势利价值所利用或排斥之后,就挂上神圣的教条或迷信的罪名,或褒或贬,或扬或抑。
如果我们剥去信仰和宗教的外衣,就会发现,它有明确的质的范畴,而无精确的量的界限,它直至今天,仍然是一种模糊的高度的抽象。由于它没有精确的时间量和空间量,所以,它还不能称之为像列宁说的“科学的抽象”而只能称之为“抽象的科学”。既然如此,就它的质的范畴和核心内容来说,它是科学的,是模糊的科学,是一种还未被精确的量所证明的模糊科学,是建立在千万年、亿万次实践基础上的“抽象科学”。
实践和意识,本来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是客观的,一是主观的。但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实践就可能被正确地反映,也可能被扭曲地反映。所谓神与鬼,就是实践被扭曲后的反映。亦只有这种扭曲,才能被社会的势利价值所接受,而被捧为神圣的教条,才能在社会势利价值观的扶持下,得以久存。亦只有这种扭曲,才能被社会的势利价值所排斥,而被斥之为迷信,才能在社会势利价值观的打击下,得以陶冶,顽强地显示自身的民族价值和科学价值。
剥去神鬼的外衣,还其科学的本质是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的民族的责任。
易的本身,只讲阴阳对立、动静凶吉、五行生克,卦与卦爻的变化,并不讲鬼神。但它往往借助神鬼的概念来表达自身的内容,这是历史的功劳,也是历史的罪过。在今天,当我们还没有更确切、更科学的概念去表达它的内容的时候,不得不借用古人留下的文化概念,来表达它的内涵。于是,神鬼就依然被套用了。
古易的阴阳、动静、五行生克的辩证内容,其物质的基础是“”(即气)。是气的阴阳对立,是气的动静变化,是气场的五行生克。古易玄空学,就是把易的辩证原理,应用于居住环境、人生活动,并具有严密系统的学向,它与其它易学测算学一样,成为易学的一个部分,是易学的应用学。本书所叙述的易学命理和易学风水两个部分,就是易理的应用学。既是应用,就离不开历史文化,所以,神与鬼就不得不请出舞台表演了。
一、太岁与岁破。
太岁,亦称岁神。古人认为,上天有岁星,为木星、为苍龙,十二年运游一小周天;地上有太岁,为太阴,按十二地支,十二年运游一周,即甲子年太岁在子方,乙丑年太岁在丑方,……癸亥年太岁在亥方。凡太岁之年,必有一名当值之神,名为岁神,共有六十名岁神轮候,每个岁神六十年才轮一次。
比如,1995年,为乙亥年,太岁在亥方。轮值岁叫伍保。
凡太岁所在之方,有一股肉眼看不见的巨大的加速力、加强力。这股力量是由宇宙星体运行与地面磁场相结合,在特定方位形成的强气场。甲子年,子方气场特别强。乙丑年,丑方气场特别强。……癸亥年,亥方气场特别强。
比如,1995年,为乙亥年,亥方的气场特别强。
若在强气场方位内有大的动作(比如,动土建房、机器运转、烟囱火喷,推土爆炸等等)都会进一步加强气场的运动。在此范围内有动作的人,特别是年庚为冲太岁的人,就会深受其害,出现工伤或死亡事故。所以太岁不能冲,不能向,宜静不动。所谓“年庚冲太岁”,就是每个人出生之年,必有一太岁当值,此为年庚太岁。若某年年值太岁正处于其年庚太岁之对方,年值太岁与年庚太岁相对相冲,即
略论神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