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判断方向的方法是: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早晨,太阳在东面升起,黄昏,太阳在西面落下。
(2)地面两位数除以4 看看有没有
余数,假设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11÷4=2……3(平年)94÷4=23……2(平年)8÷4=2(闰年)96÷4=24(闰年)
假设是整百年份的,比方1800年,1600年,2000年,1900年,就用年份的前面两位数除以4 看看有没有余数,假设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18÷4=4……2(平年) 16÷4=4(闰年) 20÷4=5(闰年) 19÷4=4……3(平年)
(4)一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 上半年:1—6月 下半年:7-12月
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
(5) 1周=7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7) 普通计时法 和 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掌握方法,不能死记硬背)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记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凌晨1时
上午8:25
早晨6:00
凌晨3时
中午12:45
凌晨3:50
晚上9时
下午2:15
上午10:30
晚上11时
黄昏6:10
晚上10:30
半夜12时
晚上8:00
黄昏6:00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今天的24︰00就是明天的0︰00.
普通计时法要加前缀,比方凌晨(0时到5时)、上午(6时到11时)、中午12时、下午(1时到6时)、晚上(7时到12时)。24时计时法不用加前缀,直接写时间。在中午12时之前时间的写法和普通计时法一样(如:上午8时就是8时),在中午12时之后,要再加12个小时(如下午2时就是14时).
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1) 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用遮0法,先算前面的数的乘积,再数数2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添在积的后面.
(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因数分别乘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再把两次乘出来的积相加。
(3)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估第一个因数,也可以估第二个因数,还可以两个因数都估。
0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口算要仔细。 估算:注意用约等号“≈"。
条件中有大约计算时不用估算。笔算乘法数位要对齐。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1)物体的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常用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