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
茎内部构造
茎的内部构造教学目标
1.说出茎尖概念、分区及与根尖区别特征
2.说出茎的初生构造特点及识别特征
3.说出茎的次生构造特点及识别特征
4.说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区别特征
5. 说出根茎的构造发达。
以下讲述:
1.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2.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分裂活动
来源:束中形成层----原形成层遗留下来的一、二层细胞。位于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
束间形成层----髓射线细胞部分恢复分生能力,成为束间形成层。位于邻近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
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合称为维管形成层,简称形成层。形成层连成一环状。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分裂活动
分裂活动: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形成层具有强烈的分裂活动,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添加于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增添于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将初生韧皮部推向外侧。
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的数量远多于次生韧皮部,所以木质茎树木越粗,木材占的比例越大。
产生维管射线(次生射线)
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每隔一定距离分裂产生一些薄壁细胞,呈放射状分布于次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部中间,称为维管射线或称次生射线。维管射线横向运输水分及营养物质,同时也有贮藏作用。
双子叶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1)次生木质部
组成: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和木射线。
年轮:一年一轮标志着树木的年令,称为年轮。
年轮的形成:是由于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受到季节影响而产生的。
春材(早材):春季温暖、雨量充沛,所以形成层分裂活动比较强烈,产生的细胞体积大、细胞壁薄、导管直径大、数目多、纤维较少,因此木质部质地较疏松,颜色较淡,称早材或春材。
秋材(晚材):秋季,气温下隆,雨量稀少,形成层的分裂活动降低,所产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较厚、导管直径较小、数目少、木纤维成分多,因此木材质地较密,颜色较深,称晚材或秋材。
心材与边材
边材:靠近外围边缘的木材,颜色较浅,质地也较松软,称之为边材。边材具输导能力。
心材:在木材横切面上,中心部分的颜色较深,质地较坚硬,称之为心材。心材常积累一些代谢产物使导管和管胞堵塞,失去输导能力。
入药:心材沉积的代谢产物,往往是中药的药效成分,茎木类药材均以心材入药。
木材三切面:略
木材三切面
沉香三切面组织详
松茎三切面
(2)次生韧皮部
来源:是由维管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的部分。
组成:一般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与韧皮纤维组成。
颓废组织:当次生韧皮部形成以后,初生韧皮部被挤压到外方,筛管和伴胞等被破坏,细胞界限不清,称为颓废组织。
药用价值:次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皮类药材的厚朴、黄柏等,主要取茎的韧皮部入药。
(3)木栓形成层及周皮
周皮产生的来由:木质茎的次生生长强烈,茎不断加粗,表皮遭到破坏,产生了新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
木栓形成层的来源:
可由表皮、皮层的最外层细胞、皮层、内皮层细胞或韧皮薄壁细胞转变而来
存活周期:一般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只有数月就失去分生能力,依次在其内方又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形成新的周皮。
(3)木栓形成层及周皮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产生周皮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多量的木栓细胞,细胞强烈栓化,是死细胞,径向整齐地成行排列;向内分裂产生少量栓内层细胞,是生活细胞,往往含有叶绿体,此特称为绿皮层。
皮孔:是周皮上的通气结构。
皮孔的形状、色泽、大小可作为鉴别树种的特征。色泽有褐色、黄色、赤锈色等,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线形等。大小从1~2mm左右。
(3)木栓形成层及周皮
落皮层:木本植物的木栓形成层不断更新,新的周皮不断产生,比较早形成的周皮呈现剥落状态。因此植物学上把新周皮外方的所有死亡组织的综合体称为落皮层。
落皮层破裂脱落:
有呈鳞片状、环状、纵沟纹、大片脱落等。
有的茎周皮常年积累而不脱落,形成很厚且有弹性的树皮,如黄柏、栓皮栎。
每种植物的树皮常具有一定形状的裂纹,可作为鉴别的特征。
(3)木栓形成层及周皮
树皮的概念:
狭义的概念是指木栓形成层及外方所有枯死部分,即落皮层;
广义的概念是指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次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及以外的周皮。如茎皮类药材厚朴、杜仲、肉桂等。
硬树皮与软树皮
茎的内部构造v讲解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