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汇总!连忙收藏起来背!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明媚,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发奋的精神,展现了
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予给明月,
期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
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
情。
重点赏析
本诗一、二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写景中暗寓节令;次句叙事,写王昌龄跋涉
之苦。三、四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让明月有了人性,成了
诗人的知音,能将"愁心"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寄给远方的朋友。结句生动形象
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里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旅途在青山外,在翠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广,顺风行船恰
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
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期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作者简介
王湾,X不详,唐代诗人。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知名的是《次
北固山下》。
主题思想
诗人描写了冬末春初时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
之情。
重点赏析
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
"入"字使之拟人化,给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
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逐黑
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寒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
切,而且表现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
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
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干里,晚号东篱,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
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
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
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主题思想
这首散小令运用映衬手法勾勒出一幅清冷凄绝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异地
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小令言语运用上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
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制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
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 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
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齐整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运用比照映衬手法。作品中动静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
旅之苦,都形成鲜亮的比照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静,动静结合,相互
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辅相成。昏鸦归巢衬
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困难凄苦,感情上
形成鲜亮对比。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
出发
七上语文必背古诗词 赏析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