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七课第三框他签的协议有效吗.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他签的协议有效吗? 阅读 79页的《奖品该归谁? 》想一想,奖品到底该归谁?为什么? 法律名词: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行为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单地说,民事行为能力就是公民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10…16…18… 80页《见习律师》: 奖品该归彭瑞颖所有。因为彭瑞颖是 10 周岁以上、 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限制行为能力人。虽然与学校有约在先,签订了口头合同,但彭瑞颖只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活动。她与学校所签的口头合同, 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属无效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都属无效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不具备法律效力。阅读 79页的《奖品该归谁? 》想一想,奖品到底该归谁?为什么? …10…16…18…根据公民行为能力的不同,可对民事行为主体作如下划分: 分类对象行为特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 18周岁以上,且智力与精神健康状况正常的成年人;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周岁的公民,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独立地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民事法律后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 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自己进行民事活动。法律链接:合同: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最简单的就是欠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确认后, 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案例:南某是某中学学生, 15岁。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南某看到某商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每消费 20元领取一张奖券,最高奖金额为 5000 元,便买了一瓶价值为 20元的洗发水,领到奖券一张。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南某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南某非常高兴去领奖,可商场却以南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由,拒绝兑奖。商场有没有权利拒绝兑奖?为什么? 没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予、报酬, 他人不得以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在案例中,南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中奖行为是一种纯获利益的行为,他人不得主张无效。 81页的小讨论这种法律规定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民事行为能力, 指的是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责任的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理智都不成熟,所以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看教材 82页的漫画《未成年人赊账,谁来承担责任? 》双方都有过错,都应付一定的责任。法律文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 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蔡某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其借钱行为无效。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财产,应返还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应该承担责任。 2008 年1月, 15岁的在校学生蔡某,为帮助困难同桌黄某, 背着父母向与其父亲关系较好的杂货店老板余某借款 800 元, 并出具欠条言明两个月内归还。随后蔡某将借来的 800 元交给同桌黄某。到了还款期,余某多次索要,蔡某说黄某尚未还款, 无钱可还。余某转而找蔡父,蔡父以其子借款时未经同意而拒付,余某是在 2008 年9月向法院起诉,要求讨回欠款。蔡某向余某借钱行为是否有效?蔡某借钱不还应该由谁来还? 案例: 案例一:画家李某将名画赠给陆去飞,名画即为陆去飞所有。李某的儿子无权索回,陆云飞的母亲也无权将陆云飞的财产交给他人。案例二:唐小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唐小良向高明明借自行车,应该看做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有尽有民事活动。因此,弄丢了自行车应该赔偿。案例三:刘一航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花 6000 元购买电脑,是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应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刘一航买的这台电脑,即使没有质量问题,也应该退货。 83页的见习律师案例四: 李某刚买一辆新摩托车被盗,经查是邻居张某偷的,李某当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张某为逃避法律追究,与李某签定了一份合同,内容为:张某退还李某麾托车,并赔给李某 3000 元,李某不再追究此事。但张某还是被公安机关拘捕归案,并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

第七课第三框他签的协议有效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044324210
  • 文件大小258 KB
  • 时间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