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心得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 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心得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职高学校生源较差,大多数学生抱着混文凭、混日子的态度来到学校,有的甚至是被家长强逼来的。许多学生心理障碍严重,人格发展不健全,存在诸如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抗诱惑能力差,是非辨别能力差,自学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扰,尤其是对德育工作,这种困扰显得更为突出。因而,班主任在职高德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尽心尽责、方法得当、严爱有度,往往就会取得较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反之,学生的道德水平很难有所提高,有时还会因为错误的德育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道德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可以说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质量。那么职高班主任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呢?
1 班主任应以“爱”治班,理解、尊重学生,并取得学生的信任
心理动力学分析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一定心理空间进行的,这种心理空间存在于与父母的交流、同学沟通、社会交往、集体生活等各个方面。职高生表现出较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与他们在某些心理空间中心理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爱心,它能发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它能创造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因此,面对自卑心强、行为习惯差的职高生,班主任应从爱的情感出发,理解、尊重、关怀、爱护他们。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而只有当学生信任班主任时,班主任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执行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才能促进职高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2 班主任应奖罚分明,严于律己,树立威信并赢得学生的尊重
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但在对学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做到公平、公正、透明。不当的奖惩,尤其是不公正的奖惩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班主任的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班主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凡是不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也应该做到。班主任要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身形象,树立威信,并赢得学生的尊重。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道德习惯的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典范,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并激励学生提高道德水平。
3 班主任应重视赏识教育,激起学生的自信心、自强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以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人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愿望是能被人欣赏。”而对心灵历经创伤、失败感强烈的职高生来说,这种心理需求尤为强烈。因
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