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清单
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1神经调节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的条件:⑴具备神经结构—神经枢,调节无意识的排尿,排便,眨眼,膝跳等非条件反射活动。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 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与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记忆: 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与再现。分为四个连续过程。
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学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涉及到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与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2通过激素调节
1.人与动物体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消化食物。发现者: 1902年,英国的斯他林与贝利斯。
2. 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通过体液的运输,对靶器官或靶细胞起到的调节作用。
。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多种功能 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增加产热量;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兴奋性;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骨的生长;促进幼年动物的变态发育。
第 5 页
(①“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旺盛,过多。
②“大脖子病”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增生肿大。
③“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孕妇或儿童缺碘易导致。预防:海带、加碘盐等食物。)
④.肾—肾上腺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量。促进血糖升高。
⑤.胰岛—胰腺内分泌部分,其中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
⑥.性腺—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促进青春期性器官的发育与生殖细胞的产生,维持男女第二性征。
: 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
协同作用 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促进新陈代谢;
胰高血糖激素与肾上腺素促进血糖升高
激素间关系
拮抗作用 —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 ↑与↓血糖
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 系统工作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的调节方式。,调节激素分泌的数量。包括:正反馈与负反馈
实例一: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第 7 页
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正反馈)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一直下丘脑与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负反馈)
上述例子既表达出下丘脑管理某些内分泌腺的枢纽作用,又表达了反馈调节对激素分泌量的调节作用。
(说明: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不能作用于胰岛,对血糖的调节不起管理作用。)
实例二: 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⑴空腹时正常人的血糖:-(80-120mg/dl)
⑵血糖平衡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有关血糖病知识
异常情况:
a.低血糖 — 血糖浓度50-60mg/dl,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导致血糖的来源减少。头昏、心慌、休克。
b.高血糖 — 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
c.糖尿病 —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太少;缺乏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使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 表现: 高血糖、多食、多尿、多饮、身体消瘦。(三多一少)
三多一少的原因: 胰岛素分泌太少,使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160mg/dl)。就会
第 8 页
出现尿糖。由于糖随尿排除所以多尿;又因为失水很多,所以要多饮;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所以细胞供能不足,使患者经常出现饥饿,表现为多食。糖代谢供能不足,所以改为体内脂肪与蛋白质分解供能,患者消瘦。
血糖平衡调节起主要作用的两种激素: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此外还有肾上腺素。
引起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清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