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页 共 52 页
2、学生上课听讲、思索的习惯从上表显示,能真正做到上课从不做小动作、留意用心听讲的学生比例不高,其比例还不到20%,集中留意力用心听讲,要求学生上课时眼睛凝视老师,依据老师的要求凝视黑板或看课本,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学生的听课行为往往受学习心情影响和老师授课质量、组织教学的实力所影响。学生感爱好的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相对较少,反之则多。另外,学习环境干扰等因素,也会干扰学生听课的留意力。上课听讲时能主动思索、爱动脑筋近占26%。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能主动请老师、同学,约占61%,但上课时不动脑筋,有疑问时不敢发问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甚至有4-6%的学生学习敷衍,有怀疑也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在这里也反映学习实力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应是不断地生疑(发觉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酷爱学习,勤学苦练、擅长思索的精神是不行能坚固地驾驭学问的,因此,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勤学好问,擅长思索的习惯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学生阅读习惯从表中显示得到,学生中能常常自觉阅读课外书的状况并不令人满足。课外阅读能增长学问,开阔视野,多读好书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由于毕业班学业的负担,没有过多的时间,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未引起足够重视。各年级勤做笔记或圈划状况较好(63%)。需进一步发扬。
4、学生作业习惯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能巩固学问,而且能培育一个人健康的学习习惯和高度自觉的学习责任感。但目前很多学生作业的方法不健康,做作业前并不留意复习学问,不把握重点、难点及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因此能做到先复习再作业的学生比例并不很高。学生作业的习惯与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有序训练很有关系。不少学生依靠于家长检查或打听结果的高达60%,这不仅说明学生的自信念存在问题,引起关注,而且它掩盖了学生学习上的很多薄弱点,影响老师得到的反馈信息的正确率,使老师不能刚好很好的调控。但从表中显示,学生已养成了刚好订正的习惯,占80%。它也能使学生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
5、学生复习考试习惯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表中很清晰地显示。能自己自觉常常复习的近占37%,遇到问题,自己思索解决的占16%,而极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而是通过问老师、同学等方法来解决。但也说明已养成不懂就问这个习惯。考试测验时,81%的学生能独立思索,仔细答卷、实事求是、不偷看、不作弊。成果不志向时,60%的学生能分析缘由,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努力。成果不够志向时,有39%左右的学生不敢告知家长。家长关切自己的子女的学习成果,希望知道孩子学习上的真实状况,能真实汇报成果是学生诚恳的表现,也是健康心理的表现。学习上有困难时,不必顾虑重重,要照实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帮助。为此,,以便家长与学校协作,形成合力,争取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结论与建议:
心理学探讨表明,行为习惯的培育越早越好,学生越小,越简单养成健康的习惯,也最简单保留这种习惯。日本心理学家的探讨也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为此,我们认为:健康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以后假如不赐予特殊的
2022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食堂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