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刘玉华
一、说教材:
本课题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所教的内容为冼星海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课时安排三)、 新课讲授
专心欣赏,品味歌词中的内容,深层次地理解歌曲表现的艺术形象.
1、 介绍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品全貌及本课知识点。
2、欣赏《黄河船夫曲》
(设计意图 想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 在音乐中找出答案),多媒体播放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屏幕显示歌词和问题),《黄河船夫曲》的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什么情景?学生答复后老师归纳:这不是一首单纯的劳动歌曲,而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作为大合唱的第一乐章,它给我们拉开了这宏伟的史诗的序幕。
请学生说说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展开联想表述:采用民间劳动号子的素材,领合的演唱形式,表现了紧张的情绪,描绘了在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黄河激流中,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搏斗的情景.
3、欣赏《黄水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聆听中体验乐曲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和,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让学生体会《黄水瑶》的旋律和《黄河船夫曲》有什么不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后积极答复,此旋律和第一乐章不同,速度缓慢,曲词带有悲凉的诉说性,表达了日寇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人民群众义愤填膺的思想感情。
老师小结:《黄水谣》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而《黄水谣》那么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它描绘黄河两岸沃土千里,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它借黄水的日夜奔流,倾诉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在敌寇的铁蹄践踏下,人民群众悲愤填膺,燃烧起阶级仇、民族恨的怒火,发出了悲愤有力的控诉。《黄水谣》的曲调写得非常成功,它深沉宽大,把作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神情都尽情地歌唱出来。主部的音乐是波浪起伏的,显示出黄河奔腾叫啸的威力,象征着中国人民处在革命战争中的严酷考验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犹如黄河波涛一样汹涌起伏、沸腾激荡。主部的第二乐段,曲调亲切、明朗,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副人民勤劳生活的画面来,表现得深切动人。接着音乐转入由消沉而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这是一个4/4拍子的副部乐段,表现了敌寇入侵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人甚深。《黄水谣》最后是主部的再现,深沉地诉说着这空前的灾难。
4、欣赏《河边对口曲》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从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和情节的开展.)
请学生欣赏《河边对口曲》,理解演唱形式为对唱、重唱和合唱,体会作品的情绪。
a、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觉、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自由发言)
b 、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c、学生表演
5、欣赏《保卫黄河》
a、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b、整首合唱曲的情绪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c、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轮唱)
(让学生畅所欲言,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