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联发科携Helio挑战高通骁龙.doc逆袭联发科携 Helio 挑战高通骁龙 Helio :卸下包袱的第一步由于昔日搭载 MTK 芯片的“山寨机”太过辉煌, 挥师智能手机领域的联发科虽然先后推出了 MT6589 、 MT6592 、 MT6752 等经典处理器,但却一直没有摆脱“性价比”的宿命, 其主战场依旧停留在千元机市场,而 200 0 元起的中高端领域始终是高通和三星的舞台。既然高通旗下有“骁龙”, 三星门下有“猎户座”, 华为手里有“麒麟”, 为什么联发科不能推出自己的第二品牌?于是,“ Helio ”处理器品牌就此诞生, 而它也将成为联发科卸下历史包袱的第一步。被中高端青睐的 Helio X10 根据联发科的规划路线, Helio 家族将被细分为面向高端的 X 系列和主打中端的 P 系列(图1), 其中 Helio X10 已经步入量产阶段, 并被不少中高端手机相中作为“芯脏”。比如 HTC One M9+ ,这款手机采用了 英寸 2K 屏幕, 拥有一体化的全金属机身、 3GB 内存、指纹识别和双摄像头等傲人配置, 4399 元的报价也是其成为史上卖得最贵的联发科方案手机之一(图 2)。除了 HTC One M9+ 之外, HTC 旗下的 E9+ 、乐视最新发布的超级手机 1 等新品也武装了 Helio X10 这颗芯片, 2999 元和 1499 元的售价足以让 Helio X10 摘下“仅供千元机”的帽子(图 3) 。毫无疑问,未来会有更多的中高端手机会以 Helio X10 作为“芯脏”,但这颗芯片的性能是否可以承载联发科挥师中高端领域的信心呢? 寻找 Helio X10 的前身也许 Helio X10 这个称号让你感到很陌生,但如果提到它的另一个名字―― MT6795 ,相信很多手机玩家就会有种熟悉的感觉了。在介绍 Helio X10 之前,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联发科上代芯片中的两款代表型号: MT6595 (代表产品有魅族 MX4 )和 MT6752 (代表产品有联想乐檬 Note )。其中, MT6595 是基于四颗 Cortex-A17 和四颗 Cortex-A7 核心构成的 32 位八核处理器,拥有最高 的主频,并集成 PowerVR G6200 GPU ; 而 MT6752 则是由八颗 Cortex-A53 核心构成,虽然它属于 64 位处理器, 但最高 主频和 ARM Mali-T760 GPU 却注定其在性能上无法超过 MT6595 。在智能手机进入 64 位时代后, 联发科也急需推出一颗 64 位的旗舰芯片支撑门面,而 Helio X10 自然就接过了这个重任。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 MT6595 和 MT6752 的“融合版”。早在 2014 年联发科刚刚透露 MT6795 (现在的 Helio X10 )的研发计划时,很多玩家都期望它能采用类似高通骁龙 810 和三星 Exynos 7420 一样的 Cortex-A57+Cortex-A53 架构。遗憾的是, 联发科芯片的成产工艺仍以 28nm 为主,很难驾驭 Cortex-A57 架构的发热和功耗,因此 Helio X10 最终沿用了 MT6752 的八核 Cortex-A53 架构, 但联发科却将它的主频拉高到了 (图 4) ,从而弥补了
逆袭联发科携Helio挑战高通骁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