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伪劣产品被包装成为正规的品种卖高价,或者是随意提高价格,几元十几元的产品被卖到一两千元。更甚者是,收了钱而根本不给货,说他们明夺暗抢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简单被骗呢?
一是“恐病”心理。人到了肯定年龄,身上的某些器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些毛病难免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不便及苦痛,所以他们总是担忧小毛病会发展成为大毛病,以致影响寿命。那些骗子就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一方面大讲小病不治可能酿成大病,甚至会产生癌变,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种药品的疗效,甚至把保健品当成能治百病的神药,不管老年人问他们这种药能不能治某种病,他们都一概给与确定的回答,以此来招徕生意达到骗钱的目的。而大多老年人对医药学问又了解甚少,缺乏防范意识,于是乎,一些骗子认为只要不把人“吃死”的药,就不会出问题,就可以大胆地吹嘘骗人。很多老年人花大钱买了一堆药,有的就是平常的保健品,根本治不了病,而更惨的是,有的却是假药。
二是贪小便宜心理。人世间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贪小便宜的毛病,而大凡被骗,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贪小便宜。这些骗子总是先给老年人一些好处,比如,给老年人送小礼品;免费为老年人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为老年人体检(有很多是假体检,会给你检出一大堆病来,为他们卖药做铺垫);款待老年人免费用餐;带领老年人参观访问一些地方。以此拉近与老年人的感情,而后给你温顺的一刀,向你举荐药品保健品,那价格之贵就不用说了。由于老年人接受了他们的小恩小惠,多不好意思拒绝骗子的推销。
三是从众心理。有时骗子也会找些人做托,让这些托先买他们的产品,并且要这些托大力为该产品说好话,以此来说明他们所卖的产品很受人欢迎,达到推销的目的。有时骗子会以特别实惠的条件向一些当地的老人推销产品,让这些老人先买了他们的产品,并让他们对自己身边的老人做宣扬。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后,就会在心里想,别人都买了,不怕受骗,我们为什么要担忧受骗?这样,骗子行骗就更简单了。
四是易信任心理。年纪越大,“一般信任感”(针对不特定的他人)与“特定信任感”(针对四种特定对象,包括:家人、挚友、邻居,以及生疏人)都显著提高。 因此,老年人好像倾向于忽视负面线索,而多以正向(但可能不尽正确)角度去体验周遭的人和事物。社会心情选择理论主见,人到晚年会将和他人建立紧密的心情性连结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而信任他人无疑是和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他人实行正面的重新评价也让老年人更简单信任他人,并更情愿向他人恳求帮助,以化解生活上因机能衰退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如此一来,信任他人也算是一种促进老年人调适
老人为何容易被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