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人为何容易被骗.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人为何容易被骗
最近一则新闻很有意思:银行里,面对行长、工作人员、保安等人苦口相劝,派出所里,民警举例说法,详解了什么是电信
诈骗,即使这样,沈阳 74 岁的谢大爷还是坚信自己 “没有受骗 呢?
一是 “恐病 ”心理。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上的某些器官总会出
现这样那样的毛病, 这些毛病难免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不便及痛
苦,所以他们总是担心小毛病会发展成为大毛病, 以致影响寿命。
那些骗子就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 一方面大讲小病不治可能酿
成大病,甚至会产生癌变,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种药品的疗效,
甚至把保健品当成能治百病的神药, 不管老年人问他们这种药能
不能治某种病, 他们都一概给与肯定的回答, 以此来招徕生意达到骗钱的目的。 而大多老年人对医药知识又了解甚少, 缺乏防范意识,于是乎,一些骗子认为只要不把人 “吃死 ”的药,就不会出问题,就可以大胆地吹嘘骗人。许多老年人花大钱买了一堆药,
有的就是平常的保健品,根本治不了病,而更惨的是,有的却是假药。
二是贪小便宜心理。 人世间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贪小便宜的毛病,而大凡被骗,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贪小便宜。这些骗子总是先给老年人一些好处,比如,给老年人送小礼品;免费为老年人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为老年人体检(有许多是假体检,会给你检出一大堆病来,为他们卖药做铺垫) ;招待老年人免费用餐;带领老年人参观访问一些地方。 以此拉近与老年人的感情, 而后给你温柔的一刀,向你推荐药品保健品,那价格之贵就不用说了。
由于老年人接受了他们的小恩小惠, 多不好意思拒绝骗子的推销。
三是从众心理。 有时骗子也会找些人做托, 让这些托先买他们的产品, 并且要这些托大力为该产品说好话, 以此来说明他们所卖的产品很受人欢迎, 达到推销的目的。 有时骗子会以非常优惠的条件向一些当地的老人推销产品, 让这些老人先买了他们的产品,并让他们对自己身边的老人做宣传。 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后,就会在心里想,别人都买了,不怕受骗,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受骗?这样,骗子行骗就更容易了。
四是易信任心理。年纪越大, “一般信任感 ”(针对不特定的
他人)与 “特定信任感 ”(针对四种特定对象, 包括:家人、朋友、邻居,以及陌生人) 都显著提高。 因此,老年人似乎倾向于忽略负面线索,而多以正向(但可能不尽正确)角度去体验周遭的人
和事物。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主张, 人到晚年会将和他人建立紧密的情绪性连结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 而信任他人无疑是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前提; 同时,对他人采取正面的重新评价也让老年人更容易信任他人, 并更愿意向他人请求协助, 以化解生活上因机能衰退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如此一来, 信任他人也算是一种促进老年人调适晚年生活的应对策略。
造成的原因: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
人进入老年后, 生活的重心、 担当的角色和活动的舞台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往往会在过渡期发生问题。进入老年,人体
的各项器官功能减退, 会逐渐出现各种生理的不适, 而伴随着生理衰退,智能、情感、人格等也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常见的思想僵化、固执、敏感、唠叨和因孤独产生的抑郁及渴望与人交流、
容易相信他人等等。 老年人所有这些生理变化都是人体的自然规
律,无用感、无力感、无助感、不安全感的产生都是老年意识的
明显标志, 而这些特点恰恰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使老年人成为诈
骗目标的首选。所以老年人受骗时,切莫一味责怪受害者。当身
边的长者遭遇骗局时, 也千万不要暴怒而骤下结论: “老人家就爱
贪小便宜! ”事情远比你想的复杂得多。
应对措施:自身、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自身保持身心健康最为关键。 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健身
的老人脑细胞衰老速度大大低于一般同龄者, 对老年

老人为何容易被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大于振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2-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