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黄鹤楼崔颢 黄鹤楼崔颢.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的“空”字是理解这句整个字面意思的重点,它的发音是平声,有一种低沉的感觉,与“乘”和“去”形成反差。
“黄鹤”的重复出现,这在诗中是比较忌讳了,但这首诗不同,它不仅是简洁的字面重复,而是代表的意思不同,第1次“黄鹤”只是黄鹤,第2次代表的是“楼”,在读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区分,基本不会形成障碍。
细致体会,2次“黄鹤”的出现,有了一种语感,再加上有“乘”和“去”2个入声字协作。










还有一个缘由,“鹤”也是入声字。
想像着诗人写完这2句,确定亢奋,好句子靠灵感,而灵感可遇不行求。写字的人都有体会。
律诗往往首联点题,习惯思维,这首诗是想表达人世的沧桑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有了前2句垫场,这2句想软下来也不行能了,看诗人是如何保持坚挺?
“黄鹤”再一次出现,而且是在句头,这是最关键的,气场再次扬起。因为第
1、第2两句刚刚读完,“黄鹤”的重复,还在余音袅袅。
就像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字一样,前后紧连,语感突强。
尤其是又出现了入声字“去”,再一次加强,而且没完没了,低沉的“空”也如法重复,在后1句抑扬顿挫。
“黄鹤”、“去”、“空”竟然连续重复,由字识人,崔颢绝不是蔫蔫之辈,“放荡”的回肠。










还有,通过入声字“复”推波助澜,气场完全扬起后,“白云千载空悠悠”中没有一个入声字,与前1句造成剧烈反差,而且最终用“悠悠”收尾,“悠悠”这2个字还是重复,让人意犹未尽。
恰当的重复和入声字的运用,是加强气场的主要手段。
难怪李白登黄鹤楼时也想题诗,望见了崔颢的这首后,把手缩了回来。李白诗气场最强,他是超级内行,能读出其中的奥妙,最终不得已怏怏而去。(没有一丁点小视李白的意思。)
一时想不起,有谁敢像他这样,在前4句里,竟反复重复。
“无限风光在险峰”,毫无忌惮的崔颢打破常规,英勇地站出来“重复”,给我们做着示范表演。
中国古典诗词,让我们兴奋的时候真多。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阳光照射下的江面。 历历:清清晰楚。汉阳:今武汉汉阳。
萋萋:茂密的样子。 鹦鹉洲:原在江中,现在与汉阳陆地相连。
这2句应当是实景描写。最终一个字“树”又是入声。
假如前4句表达的是一种沧桑,那么这2句为什么不顺承?而是笔锋一转,由远及近,绿树香草,一道盎然风景,他想表达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关:家乡家园。
见景生情,汉阳树想起了家乡树,洲中草想起了家乡草,勾起联想之际,正是“日暮”时分,而“日暮”正是回家的时候。
最终一个字“是”还是入声。
乡愁,理不尽的思绪。
回不了家,才是愁,这愁就像江上烟波,浩渺无际,蒸腾充满。
最终那个字“愁”,才是本诗的中心。
前2句重复,第2联不对仗,而且平仄不规范。一般首联点题,尾联总结,这首诗也不是太协调(由沧桑逐步引出乡愁),不正经。
一个“不正经”的人写了一首“不正经”的诗,但气场飞扬,他的“愁”,唤起了的人们的共有

2022黄鹤楼崔颢 黄鹤楼崔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