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简介班级:热动三班姓名:李洋学号: 1062126324 可燃冰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结合在一起的固态结晶物质,外形晶莹剔透,与冰相似。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气体, 所以燃点很低, 极易燃烧。1 立方米可燃冰含有 200 多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避免了污染问题。可燃冰被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是世界各国研究、勘探的重要对象。可燃冰-简介燃烧的可燃冰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遇火即可燃烧,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等特点,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新型能源,被誉为 21 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 Natural Gas Hydrate ,简称 Gas Hydrate ), 又称“笼形包合物”( Clathrate ), 分子结构式为: CH 4·H 2O。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 CH 4,C 2H 6,C 3H 8,C 4H 10 等同系物以及 CO 2,N 2,H 2S 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 99% 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 Methane Hydrate )或者甲烷冰。[1] 1 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出 160 — 180 立方米的天然气,其能量密度是煤的 10 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泛,资源量巨大,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全球资源总量的两倍,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勘探的重要对象。[2] 科考人员在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 圈定 11 个可燃冰矿体, 含矿区总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 20 米,预测储量约为 194 亿立方米。获得可燃冰的三个站位的饱和度最高值分别为 % 、 46% 和 43% (截至 2012 年),是世界上已发现可燃冰地区中饱和度最高的地方。[3] 可燃冰- 形成条件可燃冰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首先,低温。可燃冰在 0~10 ℃时生成,超过 20 ℃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 2~4 ℃左右; 其次,高压。可燃冰在 0℃时,只需 30 个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 30 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最后,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晶体就会在介质的空隙间中生成。[4] 可燃冰- 储量分布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分布情况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在于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和世界范围内的海底、陆坡、陆基及海沟中。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对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的估计值差别很大。据潜在气体联合会( PGC , 1981 ) 估计, 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 × 10 13~ × 10 16m 3, 包括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在内的资源总量为 × 10 18m 3。但是, 大多数人认为储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碳至少有 1× 10 13t ,约
可燃冰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