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滨城黄河防凌形势及应对措施.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滨城黄河防凌形势及应对措施.doc滨城黄河防凌形势及应对措施【摘要】凌汛灾害是黄河下游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新中国建立以来, 对凌汛灾害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使“五年两决口”的严重局面得到了明显改观。然而, 流经滨城区的黄河属于人工控制的弯曲型河段, 易形成冰塞、冰坝的河段较多。结合黄河凌汛突发性强、难预测、抢险难度大等特点,以及新修防汛工程的牢固程度和防汛队伍的机动性都有待检验, 所以凌汛威胁依然存在,切不可掉以轻心。【关键词】滨城黄河防凌 1 滨城黄河概况滨城黄河位于黄河下游两岸,河道全长 公里,河道纵比降一般在 1/10000 , 横比降为 4/10000-17/10000 。河道设计排洪能力为 11000 立方米每秒,主槽平槽流量为 4000 立方米每秒左右,呈西南东北流向,属于人工控制的弯曲型河段。辖区河道内有 2 座浮桥, 1 座黄河公路大桥, 1 座高速公路大桥和 1 座黄河公铁大桥。担负着 华里黄河堤防, 3 处险工, 9 处控导的管理任务,临黄堤左岸上界为蒲城办事处堤东赵村, 下界为梁才办事处牛王村。右岸上界为青田办事处三合村, 下界为小营办事处朱家村。两岸堤距一般在 2 公里左右, 其中最宽处位于韩墩闸, 两岸堤距 4000 米; 最窄处位于滨城大道王险工下首, 两岸堤距 1000 米, 主槽宽度 450-800 米。 2 凌汛的形成原因 气温气温变化是造成凌汛的重要因素。黄河下游河道自兰考东坝头转向东北后沿程纬度不断增高。东坝头以上的河南河段地处北纬 34度 50 ,河口入海处为北纬 38度 l0 ,两地纬度差 3度 20 。气温悬差一般在 5℃左右, 个别年份达 10℃以上,如 1957 年元月中旬,北镇(滨城)旬平均气温为- ℃, 而郑州同期旬平均气温为- ℃, 北镇比郑州低 ℃。该年 1 月 18 日日平均气温郑州已上升到 ℃,而北镇仍为- ℃,两地相差 ℃。气温的变化使上段河道冷得晚, 回暖早, 负气温持续时间短; 下段河道冷得早, 回暖晚, 负气温持续时间长。沿纬度不断变化, 造成气温“上暖下寒”,上游河段的气温明显高于下游河段气温,决定了黄河下游河段先封河后解冻的特性。当气温转暖升高时, 上段河道先解冻, 下段河道还处于固封状态, 上段已解冻的冰水流至处于固封状态的下段, 卡冰结坝造成凌汛。 流量黄河下游封冻期流量较小, 封冻冰盖较低, 冰下过流能力小, 封冻后, 河槽内增加的槽蓄水量大部分积存在宽河道内, 当上游河段因气温升高或流量增加时, 冰下蓄水量自上而下沿程释放, 流量逐渐增大, 加上下游河道狭窄, 因气温差异开河较晚, 在上游来水的动力作用下, 迫使冰盖上涨, 容易形成水鼓冰开的“武开河”,致使水位陡涨,形成冰坝,壅高水位, 漫滩偎堤造成严重的凌汛灾害。 河道形态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 引起槽蓄水量的上多下少和排洪能力的上大下小, 弯道多, 辖区内险工、控导交错对峙, 封河、开河期间极易出现冰凌卡塞,形成冰塞、冰坝,造成凌汛灾害。 3 滨城黄河的防凌形势(1 )黄河凌情复杂。黄河凌汛受气温、流量、引水、河道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变化十分复杂。黄河冰凌运动规律尚未完全掌握, 凌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还不能准确预测。(2 )黄河下游河道狭窄弯曲,易卡冰

滨城黄河防凌形势及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