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基本概念
中医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不一样药品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采取传统和当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含有独特色、香、味、形、效,且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特殊膳食。
它既能果腹及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追求,同时又能发挥保持人体,文火煎沸。
3、倒入红糖溶解搅匀即成。
4、趁热饮。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0页
【功效】
发汗解表。
【应用】
风寒表证。适合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烧、身痛、无汗等。
本方可用于风寒感冒初起症状较轻者,也可作为外感病流行期间预防药膳。
【使用注意】
本品适合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患者。阴虚内热及表虚自汗者忌用,外感风热表证者忌用。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1页
姜糖苏叶饮
【组成】
生姜3g,苏叶3g,红糖15g
【制法使用方法】
1、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同置茶杯内,加沸水浸泡5~10分钟。
2、放红糖拌匀即成。
3、每日2次。
4、趁热饮。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2页
【功效】
发汗解表,祛寒健胃。
【应用】
风寒表证。适合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烧、头身痛等。对同时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胃肠型感冒,则更为适宜。
本方可作为外感病流行期间预防药膳,也可作为风寒感冒初起阶段治疗药膳。
【使用注意】
本品适合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素有阴虚,或湿热内蕴,或外感风热者忌用。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3页
银花茶
【组成】
金银花20g,茶叶6g,白糖适量
【制法使用方法】
1、将金银花、茶叶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3分钟。
2、加入白糖,搅拌溶解即成。
3、代茶饮。
4、连服2~3日。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4页
【功效】
辛凉解表。
【应用】
风热表证。适合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烧、微恶风寒、咽干口渴等。夏季热盛时亦可饮用。
【使用注意】
本膳适合用于风热感冒患者。素体阳虚或者脾虚便溏者忌用。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5页
薄荷粥
【组成】
薄荷15g(鲜品30g),粳米50g,冰糖适量。
【制法使用方法】
1、先将薄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2~3分钟,去渣存汁。
2、粳米洗净煮粥。
3、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适量及薄荷汤,再煮一二沸即可。
4、稍凉后服,每日1~2次。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6页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咽喉。
【应用】
风热表证。适合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烧恶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也可作为夏季防暑解热之品使用。尤其对于老年人,在春夏季节服用,能够清心怡神,疏风散热,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素有胃病、新感风热者亦较为适宜。
【使用注意】
本膳适合用于风热感冒患者,在夏季使用尤为适宜。但薄荷芳香辛散,不宜久煎。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7页
淡豉葱白煲豆腐
【组成】
淡豆豉12g,葱白15g,豆腐200g。
【制法使用方法】
1、豆腐加水1碗半,略煎。
2、加入淡豆豉,煎取大半碗。
3、再入葱白,滚开即出锅。
4、趁热服食,服后覆被取微汗出。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8页
【功效】
疏散风邪,扶正解表。
【应用】
体虚感冒。适合用于年老体虚者之伤风感冒,症见头痛身楚、恶寒微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本方是临床治疗老年T恤者外感风邪轻症食疗良方。
【使用注意】
本膳适合用于年老体虚而外感风邪之患者。外感重证不宜。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9页
生津茶
【组成】
青果5个,金石斛6g,甘菊6g,荸荠5个,麦门冬9g,鲜芦根2支,桑叶9g,竹茹6g,鲜藕10片,黄梨2个。
【制法使用方法】
1、先将青果、荸荠洗净,去皮。
2、黄莉洗净,去皮,切片。
3、鲜芦根洗净,切碎。
4、鲜藕洗净,切片。
5、将上10味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取汁。
6、代茶频饮,每日1剂。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0页
【功效】
解表清热,生津止渴。
【应用】
肺胃阴虚,外感风热表证。适合用于素体肺胃阴虚,复微受风热外邪之证,症见身有微热、头痛鼻塞、口干咽燥,燥咳不爽、手足心热、不思饮食等。本方对肺胃阴虚之风热轻证尤为适宜。因阴虚者外感易于化热、化燥、伤肺,故本方也可作为阴虚之人预防感冒保健饮品。
【使用注意】
本膳适合用于素体肺胃阴虚风热感冒患者。外感重症或阴伤不显著者不易,以免留邪。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1页
葛粉羹
【组成】
葛根粉250g,菊花6g,豆豉150g,生姜9g,葱丝9g,精盐6g。
【制法使用方法】
1、姜、淡豆豉、菊花放入清水中小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大火烧沸。
2、调入葛根粉加水调成芡汁,煮沸成熟,加盐调味,撒上葱丝即可。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2页
【功效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