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社会经济论文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
数据类型和来源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废污水排放量)来自海河流域涉及的张家口、廊坊、保定等 90 年代中期农业人口进入平台期;非农业人口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增长速度
明显高于农业人口。流域工业产值密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近二十年来工业生产强度大幅提高,工业生产
聚集区明显增加(图 3)。1988 年流域工业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其中北京工业产值密度最
高,最高 6 万元 km-2 左右,其它地区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05 年流域主要工业区域已经由京津地区扩
大到京津唐地区,该区域工业产值最高达到 14 万元 km-2,且北京、天津及唐山形成大规模工业聚集
区。另外,河北石家庄和山东聊城-德州区域出现小规模工业聚集区,其中石家庄地区工业产值密度最
高超过 10 万元 km-2,聊城-德州最高达到 7 万元 km-2。总体上,流域工业生产强度呈现出明显增强趋
势。水排放量由 1985 年的 亿 t 增加到 2007 年的 亿 t,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由 1985 年的
亿 t 增加到 2007 年的 亿 t。流域工业产值及人口数量与废污水排放规模具有明显关联性(图 4C,
D)。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工业产值较高,其工业废水排放量也显著高于其它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产值之间相关性显著(p<),复相关系数超过 50%(R2=)。生活污水排放量与非
农业人口数量之间相关性更加显著(p<),复相关系数高达 97%。流域工业发展和人口扩张造成
废污水排放量增加,已经成为河流水质恶化的直接驱动力。
土地利用变化与河流水资源利用随着人口快速扩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域城市用地明显扩张。流
域土地利用动态度(表 1)显示,1980 年至 2005 年,林地、草地和农田变化不大,荒漠面积有一定比
例减少;城市用地和农村聚落分别增长 85%和 19%;湿地面积变化不大,但不同类型湿地变化明显,其
中沼泽和河湖滩地减少 12%,近海湿地和内陆水体分别增加 121%和 12%。主要水系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存
在较大差异,城市用地在北三河水系增长比例最高,其次为永定河水系及大清河水系;农村聚落增长主
要分布在子牙河和黑龙港运东水系,增长比例超过 30%;近海湿地大清河水系增长 7 倍,黑龙港运东水
系增长 79%,而滦河及徒骇马颊河水系均呈现出减少态势;黑龙港运东、海河干流及大清河水
海河流域社会经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