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诗文
1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王世贞诗文
1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2
题海天落照图后
作品简析:
这是王世贞的晚岁之作。此时的弇州山人,已自称“老人”,非复写《艺苑卮言》时的翩翩才子;观此文,叙事平铺,并无起伏,自首至尾,亦无奇语惊人,似也可属老人的随手散漫之笔。然而,姜桂之性,老而弥辣,这篇不事绘饰之作,却也自有其可观的老到之处,那就是:语虽絮絮琐琐,却无一处闲笔。
3
此文之题《海天落照图》,先说真迹,次及摹临之本。其说真迹,凡为五扬。首起点明图出小李将军之手,藏于宋徽宗之府,是足见其名贵。此为一扬。此图之贵,令一时权倾天下、无物不可索得之严世蕃,亦为之垂涎。此二扬也。而画主汤氏,虽明知严氏权势熏天,犹不甘交出至宝,宁可冒险作赝;后来虽不曾舍命保画,但至少已视此画为性命之外的第一宝。此三扬也。汤氏虽已决意交画保命,而临别之际,尚要招友置酒,摩挲三日,虽妻子骨肉之长诀,其悲亦不能过尔。此四扬也。画入严府,以世蕃招权纳贿、巧取豪夺之广,府中自不乏稀世之作,而此画犹能压倒千卷,独占魁首。此五扬也。有此五扬,则弇州虽不曾琐琐细说画中海天如何壮阔、落照如何绚烂,而读者感受此画贵重精华之深,岂不尤甚于徒然琐琐细说画中如何如何?此五扬,虽不能说是写尽《海天落照图》之佳,却完全能说是遗画之形,取画之神,为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之妙手笔。
4
五扬之后,继以二抑。严氏既败,此画辗转流落,终于在不识货的中贵与识货的权贵的争斗中化为灰烬。此一抑。作者既闻此噩耗,又叹息妙迹之永绝。此二抑。以上五扬二抑,合而为一大抑,曰:名画妙则妙矣,毁亦毁矣!此一大抑,为真迹《海天落照图》而抑,由抑而引起为临本之扬。
5
真迹虽亡,但《海天落照图》亦随之而亡乎?否,否,犹有临本在。临本何在?在作者手中,由作者惊喜之余,不论价之多少而购得。此为临本一扬。临本之传真程度如何?虽不能复辨有无徽宗手迹印玺,然画上景象,犹足令人想见小李将军之风采,则此临本,直可乱真矣!此为临本二扬,虽然其中亦吞吐着一个抑扬过程。临本毕竟还是临本,其价值究竟如何?其地位究当何评?曰:此是仇十洲手笔,不必多疑,直可与王逸少、欧阳信本的摹帖比肩!此为临本三扬。以上三扬,合而为一大扬,曰:名画毁则毁矣,小李将军之妙,今也犹存其妙!此一大扬,为临本《海天落照图》而扬,照
王世贞诗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