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加坡规划之父.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加坡规划之父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
刘太格,新加坡人,1938年出生。现任新加坡,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随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城市。”
在UNSW读书时,刘太格同时在读东悉尼技术学院的在职绘画课程。“然而到了第4年,我突然意识到建筑才是我要选择的职业,因此我决定专攻建筑。虽然我一直都对绘画和书法抱有很大兴趣,但我没有后悔。”
刘太格学的是6年的半工半读课程,他在课余同时为悉尼的3位建筑师工作。“一位是JohnNesbitt;一位是ClementClancy,他对我很好;另一位是MiloDunphy,他对我的思维起了很大影响。我不是一个运动型的人,但我经常在丛林散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跟MiloDunphy跋涉了一星期,到塔斯马尼亚岛的摇篮山去。这些经历使我关注环境,也促使我推动对旧建筑物的保留,以及新加坡沼泽地和次级森林的保护。”
此后,刘太格的道路异乎寻常地“幸运”。1962年,他以一等生的荣誉毕业。之后,他前往美国,攻读城市规划硕士。3年后,这个来自亚洲的小伙子从耶鲁大学毕业,顺利地进入纽约的贝聿铭事务所工作。
有恒产者有恒心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在新加坡,华人、印度人、马来人等各个民族混杂在一起。
刘太格笑着说:“中国有句古训‘有恒产者有恒心’,对新加坡来说,安抚民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产业,让他成为新加坡的业主。”
作为这一设想的执行机构,1960年2月1日,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成立。四年后,新加坡政府宣布了著名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为所有新加坡人提供策划周详的组屋”。
1969年,刘太格回到了年轻的新加坡共和国,在建屋局进行公屋的研究和设计。1979年,刘太格成为建屋局的最高长官。建造组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严重的房荒,所以早期组屋定位比较廉价。1977年,在建屋局副局长任上的刘太格,说服他的上司,把组屋的定位从“low”转换成“public”。
“早期建屋局做的东西就是比私人发展商差,我们的员工出去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是HDS的。我上任以后,非常执着地,就是要把政府的组屋做成名牌,要给绝大多数的新加坡人提供令他们引以为荣的住屋。”
现在,这些风格各异、品质优良的组屋已经成为新加坡美丽风貌的基本组成,也为新加坡赢得了诸多国际上的赞誉。“很少其他国家的公共住宅能象新加坡一样,被公众和建筑界来讨论的,这使我很骄傲!”
新镇开发与城市重建
刘太格先学建筑,后修规划,所以他特别强调住宅建设要和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东南亚的同行眼里,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个人标签了。
当渡过最早的“房荒”,刘太格开始提出组屋开发的系统规划概念。“我认为,新加坡的组屋开发应该结合卫星镇的概念来做。当然,卫星镇开发是西方的概念,他们的卫星镇比较小,最多3、4万人。而我们的卫星镇起码要住20万人。”刘太格说,“要适应新加坡的情况,就要有相当的修改。我们组织了不同的研究小组,社会学的、经济的、技术性的,分别进行专门的研究。”在刘和他的同事的努力下,新加坡的卫星镇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现在,新加坡有数个25-30万人规模的卫星镇,其完备便利的

新加坡规划之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香菱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