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过香积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过香积寺.docx唐诗三百首 -五言律诗: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译文
唐诗三百首 -五言律诗: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
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注释
过:过访,探望。香积寺:唐代著名寺院,有争议,一说香积寺在长
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 ”故址已废。一说在河南汝州,
今风穴寺,唐时称香积寺。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钟:寺庙的钟鸣声。
咽:呜咽。危:高的,陡的。 “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黄昏。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唐诗三百首
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见《涅槃经》 :“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
王维
王维( 701 年- 761 年,一说 699 年— 761 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 721 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
诗 400 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 《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 ,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鉴赏
诗题“过香积寺”的“过” ,意谓“访问”、“探望”。既是去访香
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 “不知”而又要去访,表现出诗人的洒
脱不羁。因为“不知” ,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
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 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 实际映衬香积寺之
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 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唐诗三百首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 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 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 “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过香积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爱小熙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