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市夹沟—皇藏峪地区普通地质认识
实
习
报
告
学院10地质工程
二〇一一年九月
〔第二小组:磊〕
目 录
第一章:实习概况…………………………… z.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展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标本的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根本方法。
三、考前须知
注意本人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人身平安,注意卫生与安康,统一行动,相互关心帮助,团结协作;
携带相关书籍与物品
书籍:本次实习方案书、实习指导书、"普通地质学"等
文具用品:硬壳记录本、铅笔、橡皮擦、尺子
工作用品:锤子、罗盘、放大镜、地质包、相机
生活用品:水壶、饭盒、雨伞
第三节:实习的根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每个班作为一个队,由实习教师指导,每个队分八个小组,每组五个成员,实行组长统一负责制。工作分工明确如下:
职务
姓 名
联系方式
工作任务
组长
磊
负责小组整体工作安排与实习报告的编写等相关事项
古名涛
负责小组实习数据的测量
-
. z.
组员
王 悦
负责数据的记录与材料的整理
秀禄
负责小组岩石矿物标本的采集
佳飞
负责小组岩石矿物标本的摄像、编录
二、实习日程安排
时间
地点
主要容
9月26日
藕山→八山
寒武系—奥系地层剖面、花岗斑岩侵入体、罗盘的使用
9月27日
大五柳→钓鱼台→小尖山
背斜与向斜构造 三叶虫
9月29日
黑峰岭
新元古代地层
9月30
皇藏峪
五眼泉寒武系地层剖面、五眼泉台阶状逆断层及断层传播褶皱飞来峰构造、竹叶状灰岩
第四节: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展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第二章:区域地层
实习区在地层区划上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地层小区,上奥统到下石炭统缺失外,从太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发育。出露地层仅为震旦亚界震旦系至奥系中统和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
. z.
第一节:震旦系
区出露的震旦系有倪园组、九顶山组、渠组和史家组局部地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其次为石灰岩,夹有多层叠层石,形成礁体。除史家组见有较多的砂岩外,其它层位很少见有碎屑岩。
一、倪园组
以微晶白云岩和极细晶白云岩为主,分上、下两段,未见底。厚>。
下段以灰色中薄层、薄层微晶白云岩为主,夹含砾极细晶白云岩,微层理发育。在老山口地区下部还见有杂色薄层—微层钙质白云质石英细砂岩,具波痕、干裂纹和小型斜层理。在子地区,本段主要为灰色中层粉砂屑微晶灰岩、微晶灰岩,夹细晶白云岩、叠层石灰岩、叠层石白云岩。区倪园组下段未见底,厚>。上段以灰色中薄层—中厚层微晶、极细晶白云岩为主,含有燧石结核和条带、石膏溶洞及叠层石灰岩透镜体,微层理发育。。
二、九顶山组
以细晶、级细晶白云岩为主,局部见灰岩夹层或透镜体,夹有多层叠层石灰岩。区九顶山组出露不全,上部与渠组整合接触或与下寒武统猴家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
三、渠组
下部灰色中层微晶灰岩与竹叶状砾屑灰岩互层,夹中薄层细晶白云岩,微层理发育。。
-
. z.
中部以深灰色薄层板状微晶灰岩—微晶泥屑灰岩为主,微层理发育,见浸染状、结核状黄铁矿。。
上部以灰色、薄层细砂屑灰岩、白云质细砂屑灰岩为主,夹白云岩透镜体,见波痕,顶部为灰白色中薄层细晶白云岩,见有低缓丘状叠层石。。
渠组与上覆下寒武统猴家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四、史家组
仅见于望山一带,岩性以紫红色、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灰绿色粉砂质页岩、页岩互层为主,下部夹有三层透镜状叠层石灰岩。上不见顶,下不见底,。
第二节:寒武系
区寒武系出露广泛,发育良好。自下而上为:猴家山组、馒头组、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其中三山子组为跨寒武系与奥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猴家山组与下伏震旦系不同层位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一、猴家山组
底部为砾岩或砂岩,厚缺乏1m;下部为土黄色、紫红色泥质白云岩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