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创造性行为:是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2、群体: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3、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程度。
4、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5、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造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6、权力:是一种支配力,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等级观念和意识,权力就作为社会生活和组织运转的核心而普遍存在着。
7、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以上中的威望和信誉。
8、决策: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取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佳方案。
9、动机: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0、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
1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12、晕轮效应: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 它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13、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要正确的观察事物,就必须注意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印象上,但同时又不忽视第一印象。
14、角色知觉: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15、角色期待: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16、冲突:冲突是一种过程,他肇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
(1)冲突必须是双方感知的,是否存在冲突是一个知觉问题,如果人们没意识到冲突,则常会认为冲突不存在。
(2)冲突是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以及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所形成的条件决定了冲突过程的起点
17、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8、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9、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0、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21、组织体制:是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22、组织变革:是为组织发展提供达到目的的手段。
23、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在行为度,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4、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25、激励:首先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26、事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27、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的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
组织行为学 复 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